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上获得的奖牌(图文)

(2008-12-22 10:07:16)
标签:

冰雪节

哈尔滨

太极拳

奖牌

体育

分类: 太极求索

我在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上获得的奖牌(图文)

    “哈尔滨冰雪节第二届国际太极拳邀请赛” 已于昨天傍晚胜利闭幕,大赛上比赛场面精彩纷呈,跌宕起伏,高手纷纷出场,争金夺银激烈。虽然以前有些武术基础,但是正式跟徐彦峰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半,而且陈式56式还是今年九月份新学的。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与大庆西城区的二十几位拳友一道勇敢地参加了这次全国规模的太极大赛。

    19日开幕,我的三个项目却都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天(21日),这对没有全国大赛经历的我是个考验。21日上午的陈式太极剑我一路打下来,很流畅,没有出现动作失误,却只以8.26分获得铜奖第一名,与银奖最后一名只差0.04分,有点儿屈居铜牌的味道儿。后来我发现,这项目其实不是单一“49式太极剑”的竞逐,而是“传统太极剑”比赛,是可以自己编些好看的动作上去打的,这样评判标准就不统一了,带进了不少变数。

    下午进行的第一项就是难度比较大的“陈式56式竞赛套路”。因为我比较胖,这个长套路又“表演元素”较多,如果按照全国冠军的范本来打,到后半程可能会出现气息不均的问题,我就用中等速度来打了,而许多人像猴子一样的打得很快,比较轻灵,这比较容易赢得裁判的好感。我打的56式还是很稳健的,没有出现忘记或者胡乱加动作这类事情。意想不到的是,我付出很多并攻下的难度动作“跌叉”,在正式比赛时却给我找了麻烦。一个月前我还做不好这个动作,这个月初,我终于能成功地做了,而且一直到赛前几十次上百次地做都没问题,却在比赛时,虽然很顺利地“跌”到了地板上,可是在往上起时,后脚却因对这场地的地板“脚感”陌生,滑了一下,导致身体出现了晃动。就是因为这一个动作失误,被扣掉0.3分,残酷地跌进了铜牌区。不但如此,我的得分还是这组4个人里最低的。当看到裁判举起的8.10分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么个判法儿,这拳简直没法儿打了!”,整套拳打得都不错的,就因为这一个动作么?扣分也太狠了吧?那三个人打得乱窜乱发力,目光游离,也不致于高出我那么多吧?呵呵!这大概就是比赛吧?变数太多,从8.26到8.10,简直是在拼命往下打压我啊!算了!是啥就是啥吧!还有一套“陈式传统拳”在等着呢!

    正想着,另一个场地已开始检阅“中年组男子陈式传统拳”的比赛了。我走过去检录完后,因为排在第十三组,预计还得将近一小时才能轮到,就去观众席换上了那套新做的黄色太极服,然后下楼回到赛场等待。放松气息,觉得这是我在这次大赛上“保银”的最后机会了。这套拳我打了将近一年了,徐老师又精心改编和加入了即合拳理又观赏性很强的新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和二路的综合特点。这套拳是我报的三个项目中最具信心的一个。正等待着,比赛组织方为了加快比赛进程,突然改为每组六人上场了,我们排在后面的选手被插到了前面比赛组中,并且说上场就上场了。这次我终于轮到了站在第一排(2号位)的位置。行过拳礼后,我已经放下了一切,心中只有这套拳。这套拳我处理得很不错,发力、跳跃、转身、下探、击拳、摆链飞脚等,快慢相间,节奏鲜明,而且气息调整得出奇的好。等我在套路的后半程一连串迅猛的发力后,从容地收式了。拳打到这个水准,我相信她们要是再给我低分,观众也会骂她们的(有些人就在宣传板上留言说裁判偏向嘛!)最后,我得了8.42分,是这组六人中的最高分。以前两天的比赛分数看,这是个很可能进入金牌区的分数。最后,在该项目60多个竞争者中,我拿到了一块银牌。徐老师见到我也说:你这套拳,打得好!一位去领奖的拳友也说:你拿金牌,只差一点儿了!

    出发前,我提出“重在参与,保银争金”的口号,这压轴的一块银牌终于实现了“保银”的目标,想想也没什么遗憾了。通过本次大赛,测试了一下自己,我觉得我现在的水平只具备银牌的实力,如果超水平发挥,那可能摘金,如果出现失误,那就只有啃铜喽!这个结果,想想也算正常。有了大赛的经验,继续努力下去,不用多久,我必将会将金牌挂在胸前。

 

我在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上获得的奖牌(图文)我在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上获得的奖牌(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