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向家庭生活的教育

(2014-11-04 17:29:42)
标签:

育儿

分类: 关于原原川川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造成的,我现在对于儿子未来到哪个大学读书之类的问题越来越排斥,一想到儿子将来会像女儿那样远走高飞,我就会感到轻微的烦躁和沮丧。‘不就是一份生活吗,干嘛要跑那么远,呆在新西兰不好么,这里难道不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把孩子’轰出去‘呢?’这种想法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我的内心世界,让我更加理性地思考儿子的教育问题。

所以,虽然在新的学校,我曾经几次干预儿子的学习生活,希望他能从以前随性的学习模式,部分地转变为责任型的学习模式,更加迎合学校的主流教育,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但我和儿子之间的互动依然延续着‘有史以来的’随性和放纵。因为我觉得我越来越‘放下’了,名校的诱惑似乎越来越淡漠了,遥远了。我不愿意以生活为代价去挤进那道狭窄的门,什么也没有一家三口每天合合美美的生活气氛更珍贵。看着儿子每天从充足的睡眠中醒来,温馨地吃完早餐,快乐地跑进学校,然后下午接了儿子之后,带着儿子去运动,一身大汗地回家,冲个热水澡便有丰盛的晚餐等着了。这种‘宜尔室家,和乐且耽’的完美生活,难道不比任何东西更加的珍贵?

我和儿子最近最大的交集是诗经的讲读与背诵,儿子和我都非常享受这个新鲜内容。不过,十几天前,在我给儿子讲‘野有蔓草’时,儿子突然一句‘怎么这么短呀’,让我整个讲诗计划产生了重大的调整,我发现,我之前太过低估了儿子的能力和热情,过多地聚焦在男女情爱的诗歌,这些诗歌浅显易懂,篇幅短小适合背诵。而忽略了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那就是对三千年前华夏文明的详尽记录。既然儿子愿意背更长更难的诗,那我的选择就大大拓宽了。我要选择尽可能多的题材,来展示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昨天,我选择了小雅中的第一首诗‘鹿鸣’,这是一首中等篇幅的诗,非常的优美。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完了,儿子马上就背,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把全诗背会了。今天放学一接到儿子,儿子马上在车上就背给我听,不仅没有忘记,反而更加的熟练了。儿子背诗的能力再次折服了我,令我更加有信心展开我的计划,下一次我会给儿子讲‘棠棣’‘采薇’‘东山’。。。,通过讲诗,我要把华夏先人的生活完整的展示给儿子,穿过时间段长廊,直接感受古公亶父的创业艰辛,周公旦伟大的制度发明,周昭王的功亏一篑,周宣王的中兴。。。这不是空洞的历史叙述,这是有血有肉的生动画面,这就是最好的历史呀。

有时我会想,我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绝对是工程巨大)去教儿子这些连中国本土孩子都不会去触碰的内容,有什么价值呢?我还真回答不出来,我只知道我喜欢,儿子喜欢,老婆也喜欢,紧紧地抓住这份生活,这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