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关于原原川川 |
http://s16/middle/53d9a7aagc09e68acf7ff&690
整装待发
今天是小学部的越野赛,儿子是五年级,安排在十二点钟开始比赛。早上上学前,我问儿子,是否希望我和妈妈去看他比赛,儿子一如既往地回答‘嗯,好呀。’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儿子的跑步成绩的确提高不小,所以儿子挺有信心跑出比去年更好的成绩。我和儿子都预测,正常的话应该能进步到第五名,发挥的更好的话可能能冲第四第三。
我和他妈妈都十二点钟准时到了学校的运动场,当时正举行四年级的比赛,真惨,亚裔(基本上是华人)几乎全军覆没,垫底的六七个孩子几乎都是华裔。我当时就在想,看来我们在这里还是水土不服,虽然家长们对孩子的运动从观念上都很重视,每个孩子都会参加一到两个课外运动,但是从结果上看,还是差距巨大,我想还是投入的力度不够。拿川川年级每年都得第一的那个孩子来说,父亲是个专业的橄榄球运动员,从四五岁就开始训练他儿子跑步,五六年来,每个星期有六天的训练,从不间断。而这样的投入,虽然在学校里每年都拿第一,但在北岸的运动会上,似乎从来没有进过前三名,而且即便在学校里,和他成绩接近的也不止一个。由此可见,他们的平均水平之高,可以说,运动是西方人投入最多的方面,投入量绝对和我们投入学习的程度不相上下。
五年级开始比赛了,全程大概1.2公里,三十多个男孩子蜂拥而出,川川一直就保持在第六名的位置,直到最后被Gorge在最后四五米超过,和去年一样,还是得了第七名。我全程仔细观察了儿子的状况,儿子头一圈跑得比较散乱,缺乏节奏,但是后一圈越跑越快,步幅大且有弹性,很有味道,确实比去年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你进步了,别人也进步了,所以成绩并没有更靠前。跑完后,我和另外一个华人家长聊天,川川自己走到了我身边,把头埋在了我的怀里,我以为儿子累了,谁知道儿子在我怀里轻轻地啜泣起来,我赶紧抱紧儿子,轻轻地拍着儿子,‘爸爸知道你很伤心,没有达到预想的成绩,比赛就是这样,有胜利就有失败,有人开心,就有人伤心,这很正常,爸爸非常理解。爸爸很认真地看了你的比赛,你跑得好极了,尤其是最后一圈,跑得多漂亮,比去年好得太多了,只不过,你进步了,别人也没闲着,他们也进步了。对不对?反过来,你想想,如果我们没有这几个月的训练,那这一次还不得掉到十几名去,是不是?而且,运动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我们的健康,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跑步,你的身体的确是强壮多了,这就是最有价值的进步。’
儿子的失利,有两方面出乎了我的预料,第一,居然在成绩大幅提高之后,名次还是不变,让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和西方人有这么大的差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份成绩背后必然对应着同样数量的汗水和努力,我们拼学习,他们拼运动,各得其所,就是这样简单。第二个意外是儿子对失利的反应。以前,在任何一方面,儿子都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样子,对成绩总是浑不在意,这一次居然这么在乎,看来,有所付出,就会有所期待,也就会有所失望,儿子以前没心没肺,那是因为成绩的取得并没有刻意地努力为前提,所以也不是很在意。这种对成绩的渴望我想也是儿子的新体验,如果善加引导,这种体验会带给儿子更多成熟的机会。
-----
看完儿子的越野赛,我和老婆便带着略感失落的心情回了家,一进家门,便听到手机的铃声,是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她明天就要数学考试了,今天复习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东西不明白,希望我能帮帮她。我真是哭笑不得,明天考试,今天才发现问题,那平时在干什么?女儿说,这一段时间都关注于地理的学习了。我一听就明白了,又被我不幸而言中,女儿做老师上瘾了,把自己的事儿都给耽误了。
我吃了午餐就到学校把女儿接了回来,陪着女儿复习数学,不会的东西还挺多,对数,三角函数,二项式,微积分。我也没有能力给女儿讲得很透彻,都是用最实用的方法给女儿讲。一直复习到晚上,女儿欢天喜地地回了学校,一边收拾一边说,‘看来,我今天做出了非常英明的选择,回家是正确的,爸爸真是amazing。我们老师讲得我从来都听不懂,爸爸一讲我就明白了。’我听了更是哭笑不得,‘爸爸以前没给你讲过课吗,你不知道爸爸是最棒的老师吗?’‘我知道呀,只不过,我一问你问题,你经常就会越说越远,说一些你自己很得意的科学问题,我都怕了。’‘哦,爸爸明白了,你就喜欢像今天这样,说一些皮毛的东西,能帮你做题就好了,不求甚解,像你这样,考完试就把学过的东西全忘了,下一次在考试的时候,还得在复习一次,你是聪明呢还是傻呀?这些东西,爸爸都是二十多年前学得,现在一样很熟悉,为什么呀?’
女儿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她才不在乎我数落她呢。
一路开着车,我一路想着,女儿帮助别人是好事,但像现在这样,自己的功课都没时间复习,似乎走得太远了,我自言自语地说,
‘人生真的很复杂,有时候你真诚地帮助别人未必会得到善意的回报,比如说,如果你帮了别人,同时你依然保持优秀和强大,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如果你因此而失败了或不优秀了,你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吗?’
‘什么?’
‘好的情况下,你会得到别人的怜悯,如果人活到了要别人怜悯的地步,似乎不是很美妙。’
‘是’
‘不好的情况下,你还会被他人耻笑,说你就这个水平还好为人师,那是不是更惨呀。’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