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关于原原川川 |
晚上,和儿子做了一个空气的压缩燃烧试验和铝箔的静电反应之后,我和儿子谈了下一段的生活安排,我和儿子说:‘九岁是一个改变的年龄,从小孩转变成少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变化,相应的要求也会不同,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学会逐渐地适应越来越大的压力,要越来越知道遵守纪律,要努力地去做那些不想做,但应该去做的事情,而克制自己不要去做那些想做但不应该做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要开始学习如何战胜自己,从思维和身体,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却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一个人是很难独自去完成的过程。所以,爸爸在未来的两年里,会一直陪着你建立起一个比较有纪律的生活,一个越来越严谨的生活。具体的说,就是除了星期二,三和周五外(围棋,钢琴,周末),每个晚上,爸爸都会陪你一起到楼上,开始全面和有计划的学习,并且爸爸希望两年后,你能够像姐姐一样,完全自觉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儿子很聪明,他知道我今天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对他这一段的表现不满---看太多的电视和游戏。今天下午,儿子已经意识到了我的不满,傍晚的时候,用了两三个小时在看他的小说。
接着,我和儿子讨论具体的学习计划:
数学,讲故事的时间会缩短,原则上只讲一个故事,要开始做一些练习,儿子建议开始做以前给姐姐买的书‘critical thinking’第二册,我说这是个很好的建议,那里面的题目不局限在数学,而是涉及所有的方面,包括语言,计算,几何和逻辑。
语言:英文,在保持足够阅读的基础上,还要习惯于积累单词量和记录自己喜欢的片段。
订完了学习计划,我说,数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你理性严谨逻辑的思维能力,但它只是思维的基础,并不是思维的全部,还有一种思维,它没有那么严谨,没有那么讲逻辑,但却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思维方式,爸爸就叫他感性思维吧。这种思维方式不可捉摸,没有定规,活泼跳脱,非常富于魅力,没有人知道这种思维应该如何培养,大部分都是天然养成,但爸爸愿意和儿子一道去研究这种思维,让自己的思维更有血有肉,让自己的语言更富于感染力。我建议就用儿子最近最喜欢的武林外传为研究对象,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目的的。也就是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数学思维(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都进入到我们的学习和探索的范围,全面地构建儿子的思维世界。
让我产生培养儿子感性思维的想法,是源于在讲故事的时候,儿子曾经带给我的惊奇。我发现儿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马马虎虎,但是另外一些基于‘视觉’或者‘生活’的直觉感性思维能力却非常好,比如在讲酒店里贼敲门的故事时,儿子还没有等故事讲完,就问,‘他为什么会敲门呢?',而这恰恰就是‘题眼’。再比如,在讲‘惯偷’的故事时,儿子的理解更是与众不同。那个故事说,当我们家回国度假回到家时,发现所有的后窗都被撬开,所有的抽屉都被打开,所以判断这个小偷一定是惯偷。儿子想不出理由,我提示儿子,我们普通人是如何打开抽屉查看的东西的,儿子说,从最下面一个抽屉开始呀,然后往上一个一个打开,我听了大吃一惊,因为我都是从上往下打开抽屉的,所以当需要打开下一个抽屉时,必须先合上上一个抽屉,最后只有最下面的抽屉打开着,这种常规的打开方式非常没有效率。我问儿子为什么这样打开,儿子说,这样不会挡着呀。
从儿子的话里,我感到了儿子的‘不同’之处,这一次的‘感性思维’计划,就是要挖掘和探索儿子这方面的潜质,为儿子的‘感性思维’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并且增强儿子的优势----故事感很强,场景还原能力也非常强。但我实在没有什么信心,因为这方面没有任何资源可供倚赖,我自己则方面也没有任何专长,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目标是什么不清楚,怎么走,也不清楚。
制定完计划,我和儿子玩了一局二十一点游戏,准确地讲,应该是二十一点和二十四点游戏,因为儿子算术太烂,两三分钟也想不出一道题,我就放宽了要求,能算出二十一点或者二十四点都算赢。今天是第三次玩儿这种游戏,儿子的能力已经大为提高,大部分都能半分钟以内想出方案,甚至几秒钟,进步相当的大。大概是过于兴奋,刚才妈妈说,都十点了儿子才睡着,看来以后要早点玩儿这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