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政府
(2009-11-08 20:20: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日内瓦湖边(杂文) |
一直习惯于电视上、报纸中政府领导们的重要讲话、非常会议和忙碌身影,就象有人说的《新闻联播》一样:“前10分钟领导们都很忙,中10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10分钟外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不习惯的是到了瑞士后,没有或者很少听到、看到媒体中的政府和领导们,仿佛整个不存在似的。
要不是这段时期,瑞士政府与利比亚的外交事件闹得狒狒痒痒的,偶还真不知道瑞士的总统叫啥名字。问瑞士人,十个有九个也不知道。是他们不看电视和报纸么?不是,瑞士人比较喜欢阅读,地铁上几乎人手一份免费报纸,瑞士人夜生活不多,晚上几乎都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看看电视做做家务。
据偶分析,可能第一是瑞士人不关心政治,反正总统已经选好,这个和那个当选都差不多,议会赋予总统的权力有限,总统是轮流执政的,7个最高议会的议员一年一个轮值,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他不可能会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没有什么好关心的;第二,最重要的,这些媒体都是私营企业,收益来源于广告,他们只能登读者喜欢看的东西,读者对政府的事情不感兴趣,报纸当然有权不登,谁都无权干涉。如果想要了解政府的动向,那只有登陆政府的网站上去查了。
反正,给我的感觉瑞士就象无政府国家一样,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在工作生活中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好像“隐形”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
曾经去过市政府办事,找到了居然不敢相信这是市政府大楼,那是一幢毫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房,外表陈旧不说,还在非常吵闹的马路边和桥边,绝对不是黄金地段。进去后感觉还不错,虽然小了些,但很干净,问了里面工作人员,说这个大楼是市政府从私人手里租来的。除了瑞士联邦政府大厦,各地的政府办公楼大多是租的,除非当地居民投票通过,一般是不允许用纳税人的钱自己造的,当然也有少部分是有人捐赠的属于政府产权的办公大楼。
这种外收内敛式的政府行事风格,应该就是“服务型政府”的典范了。想想也有道理,既然是服务型的,如酒店一般,服务员的办公室、他们的行为当然不应该比顾客还张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