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瑞士湖光山色旅游 |
我们还是从洛桑出发,上高速公路往东南,Valais州的州会城市Sion的方向。高速公路是沿着日内瓦湖畔建的,横亘在半山腰上,可以很整体地看到笼罩着薄纱般云雾的湖面。经过Montreux城、日内瓦湖的东岸,就进入了阿尔碑斯山脉,高速公路就在山谷间延绵深入。此时开车还是蛮有感觉的,只见两边的高山慢慢往后移,山谷也越来越狭长,山峰上渐渐看到有残雪了,显然我们越来越接近阿尔卑斯的腹地了。
在一个小城Martigny下高速,穿越市中心,往西南方向注意一个叫:La Forclaz的地名,一路上都有这个名称的标志和箭头,一般不会走错。其实现在已经在爬山了,一圈一圈地往上爬,速度上不来,有点蜗牛般爬行的窝囊感,开始羡慕起大动力的越野车了。虽然很陡,但路面还算宽阔,两边的树林很多,将路旁的悬崖给挡住了,也不觉得心慌。
今天是星期日,车辆非常多,好象农民赶集一样,估计瑞士农民都跑到山里来了。挂着法国牌照的车也不少,这里其实很靠近瑞法边境了。继续往深山老林里走,爬山然后再下到谷底,如此反复几次,终于经过了La Forclaz,并且看到了Le Chatelard村的路牌。
开车的话要注意,在不到Le Chatelard村的前面就要右转至一小路上,这条小路是到达Emosson水库的唯一通道,幸好三岔路口有路牌,你只要认得“Emosson”这名字你就不会走错。这里其实靠水库很近了,当然,有兴趣的话不妨在Le Châtelard村下车,乘红色的登山缆车直上水库,中间还有换乘山地小火车的机会,一直将你摇摇晃晃地送到海拔1821米高的山上,据说这缆车是世界倾角最大(87%的倾斜度)的登山缆车,你可以品尝一下心惊胆战的滋味,更可以领略难得的高山风光。小孩子对缆车一定很感兴趣,我们决定回来的时候让两小孩过把瘾乘一乘缆车。
大概20分钟后,我们就到达了山顶的一个停车场,看到了露出群山的一点点湖面。然后登上几步远的一个平台上,发现整个巨大的、蔚蓝色的湖泊就在脚底。后面全是褐红色岩石山脉,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球地貌。往左边看,远处著名的欧洲最高峰——终年戴着雪的勃朗峰(Mont Blanc)就静悄悄地屹立在旁边,估计不会超过20公里的路程。
Emosson大坝由混凝土筑成,矗立于两边的石壁之间,保留住2.25亿立方米的冰雪融水和雨水。大坝采用弧形结构,这种设计把水的重量和压力牵引到山谷两边的石壁上去。站在大坝上往外面看,180米的绝对高度让人头昏目眩,感觉好象会失去重心要坠落一般,更让人有“大坝是否结实”的担心。
(露出一点点湖面)
沿着大坝行走,可以看不同角度的湖面。走出大坝后,那条小路一直延伸到另一个山脉上,那边还有一个略小的水库,听说是“老Emosson”水库。但是那段路不通车,只能靠行走,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路边的指示牌还做着广告:“老Emosson”水库旁还有一个饭店(含咖啡厅)欢迎大家的光临。一年当中,这饭店最多只能做半年的生意了,因为冬天大雪封山后,人和车都是走不上来的。
旅游资料上显示,在老水库上面的一个海拔2400米的Aiguille-du-Charmo峰顶上,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史前留下来的800多个恐龙脚印。难怪这里的地貌看上去很古老、古怪的,原来还是恐龙曾经的故乡呢。我们带着孩子,无论如何难以长途跋涉,无缘这些恐龙脚印了。
下山,回到Le Chatelard村的登山缆车终点站等待孩子们的归来。上上下下的游客不是太多,大部分是外国人。他们都远道而来,估计水库的名声在外,我们还算闯对了地方。不一会儿便仰头看到倾斜的铁轨上慢慢滑下来的红色缆车,小孩子们在车头占据了好的视野,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缆车下来大概用了40分钟,倒了三次小火车,才到达Le Chatelard村。
我们不想走回头路,便沿着省道线往法国勃朗峰方向走。公路旁边始终伴随着一条火车线,连接着法国小城Chamonix和瑞士的Martigny,这条铁路线据说已经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几分钟后便出了瑞士国境线,边境检查站内空无一人。半个多小时后到达勃朗峰下面的小城“Chamonix”,从小城可以坐缆车上勃朗峰,时间关系只好留待下次来了。
从Chamonix一路下山,畅通无阻地到达日内瓦,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后我们已经回到洛桑了。从地图上看,我们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