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内瓦湖边(杂文) |
人生的目标就是死亡
工作久了,容易染上唯“目标”是从的习气。
“目标”的流行,最初从90年代的一本美国管理书《目标》开始,直到现在,在企业界和管理界用得非常频繁:企业发展要有目标、管理要有目标、销售额要有目标、利润率更要有目标,当然你的职业生涯也要有目标,因此还诞生了专门以“目标管理”为业务项目的专业咨询公司,为企业厘清、设定清晰的发展目标,然后企业照做即可;在人力资源方面,也诞生了专业的“职业生涯设计”顾问咨询师,为你的职业把脉,为你的将来设计目标。
换句话说,目标就是:你在现在设定的今后(或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结果,因此引发出你在目前的生活、工作上的一些改进方法,或者努力方向,以接近或达到实现今后的这个结果(目标)。表现在工作上也一样,比如:接手策划某一方案,一个星期后要向客户呈现,目标是让方案为客户接受并且买单、签约,这算是一个很清晰的目标了。更简单的就是企业年初制定新一年的“销售目标”:去年完成1000万,今年根据市场预测估计可以增长20%,所以今年的目标定在1200万总销售额,能够完成目标就拿出100万发奖金,同志们努力吧。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清晰的目标,比如去接触一个潜在客户,我们不知道他的情况和意图,也不清楚能否合作,所以目标是模糊的,要靠自己的临场把握了,目标的设定可以有多个方向:让他了解我们公司的实力、清楚客户想要做什么、他是否有付费能力、我们之间的理念能否合拍?或者已经认为他不适合做我们的客户,目标就是让他明白跟我们合作不是最佳的选择,等等。
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的“目标”就是一个将来的“结果”,是预测或想象中的结果,这就是目标和结果的关系;结果是过去式,是你已经知道的,已经实现,而“目标”还是个将来时,在未来实现,举例说明:我好象越来越罗嗦了,都是老婆给培训的结果;我的目标是反过来我去培训她,能否实现就不知道了,要看将来。目标可以随意确定,但到底能得到什么结果呢?只能靠想象,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
那么就说到了人生目标,我为什么说人生的目标就是死亡,可能你心里也明白,只是我们平常不那么去表述,不那么“消极”而已;其实不真正地把问题说清楚、主观上客观上都想含糊过去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死亡,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在人一生下来的时候就被确定,没有人可以不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没有人可以躲开这个目标,不管你是谁;所以我们有句谚语:“人的初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开始。”之所以说“终极目标”,是因为已经没有其他的任何目标可以超越这个目标了。诚然,这个终极目标并非我们希望的目标,而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也不是我们计划中的目标,而是与生俱有的;它就这样地存在着,无需经过我们同意,无需我们批准,已经给我们每个人定好这个目标,至于有什么不同,无非是时间的不同和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同而已,说白了就是死亡的时间和方法不同罢了。
这不是宿命论,这是事实。如果你无视事实,愿意当鸵鸟,那也没有办法。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认识,没有人拿着枪抵着你的鸵鸟头逼你承认,何况,鸵鸟的生活未必不比骆驼的生活幸福。呵呵,开玩笑,我只是一孔之见,胡乱说说而已,不要介意。
如果说人生的目标就是死亡,那么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个不要工作了,躺在床上大吃大喝等待死亡不就得了,反正终极目标就是死亡嘛,趁早还有时间的时候多多享受人生,以免临死时后悔。呵呵,我也是这样的想法,觉得人生好没意义。
恰恰相反,虽然终极目标已经看到,但并不等于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不需要太关注自己的终极目标,这已经是定局了,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你总不至于想去炼制什么长生不老丹,或者阉割唐僧的肉来吃吧?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在意终极目标,我们需要抛弃它,而注重我们的过程本身。
简单点说:如果在纸上画一条线,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从这条线的开始到结束,既然开始和结束(两端),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就控制中间,为什么不呢?这个中间状态,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下来之后所有活着的日子,这些日子由我们自己来安排,自己说了算。所以,体验生活本身,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我们当然可以在生活中再设定种种目标,无视终极目标的存在。有些时候,我们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这些目标,让它朝着我们努力的方向飞过来。但是,你还是要懂得,人永远无法控制目标,它是在未来发生的结果,除非上帝是你老爸。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控制现在正进行着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注重过程,而舍弃对目标的过分关注。控制了过程,至少不会偏离目标太远,不要着急,虽然你无法知道能否达到目标,但至少你是在体验达到目标的过程,就象你的生命历程一样。
因为《目标》的流行,目标管理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后最流行的管理理论之一,也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工作中。接手一个工作,我们或我们领导会设置一定的目标,而老板总是以你是否达到了目标来判断你的工作能力。老板也许会说:“我不管你采取了什么方法,我只管结果!”;以“目标”或“结果”为导向,而不注重过程,在现在的企业中最为流行。其实,你已经知道,目标管理并不科学,因为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也许我们可以靠近目标,但不可以预测说:“一定能够达到。”
而另外的一些公司,做法不同,他们首先要知道你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控制你做事的方法是正确的,当然目标也是预先制定的;能否达到,只是你正确做事后的结果,达到目标最好,没有达到,不是你的错,因为你做事的过程是正确的,更因为做正确的事只是达到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全部条件。举个例子,诸葛亮借东风(我好象老举这个例子,咳,知识面不够广),诸葛亮控制了全部的过程(万事具备),但也有控制不了的东西:“东风”,如果东风不起,他的目标绝对无法实现,但他有做错事么?没有。作为员工也一样,我们无法控制目标,只可以努力靠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