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进就进最好的公司(一个海归的应聘经历)

(2006-02-23 19:25:05)
分类: 工作日志

一个海归的应聘经历

 

要进就进最好的公司

 之所以当初选择梅高作为我回国应聘的第一站,是因为梅高在业界的响亮名声。名声不大的我不想去,我宁愿做凤尾、不愿做鸡头。因为做凤尾还有往上长的可能,做了鸡头只能往下滑了;除非你自己创业,那是另外回事儿。

 

梅高怎样有名?说来听听。早在我刚进入广告行业的第三年,1997年,我就从《国际广告》杂志上看到梅高获得纽约AME广告与营销效果国际奖银奖(世界最具权威的三大广告节之一)的消息,据说是华人首次在国际上获奖,客户是“天和骨通”,杂志有详尽的案例介绍。那时候,梅高还在桂林。当时名声大的本土广告公司多在广州、北京,要么上海的外资公司,很纳闷,兔崽子的,怎么会跑出一家桂林的公司获得国际奖项呢?所以对梅高非常刮目相看,也记住了梅高的创始人高峻(1999年梅高总部迁到上海了)。

 

以后又陆续看到梅高获得国际奖的消息,当时本土公司要获得一个国内的大奖都很难(大多是外资公司的囊中物),何况获得国际大奖呢,所以象我这样不算太老、也不算年轻的广告人一定对梅高有很深的印象,一边是佩服、一边是摇头:什么时候我也能去捞一把大奖就好了。

 

不过,在最初,我是没有想到要去梅高应聘的。我在决定年底回国的第二天开始上网(这个决定定得很艰难,花了很大的决心),登上很有名的招聘网站51Job寻找机会,工作地是上海和杭州,行业集中在广告业和房地产业。很快我发现了几家看上去好象挺美的公司,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写好了很麻烦的在线简历,传给了这些公司。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传了大概有50多封吧,给我回信的少、提供面试机会的更少,加起来不超过5家。当时对自己很失望,有点郁闷,兔崽子,不想再找了。不久看到网络上的调查数据,说寄出简历能收到面试通知的比率平均是4%好象,我10%,已经很好了。于是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对女儿也突然态度好起来了,不再甭着脸;对老婆就更不要说了,不就是多做点家务嘛,何况她还挺着大肚子呢。

 

有一家房地产集团尤其急切,要求我第二天就去上海面试。这怎么可能?就是马上飞也飞不到上海呀。我去了国际长途,那边的人力小姐告诉我,他们是集团下属广告公司,在杭州做几个楼盘,已经建立了办事处,现在急需一位主管,云云。

 

面试嘛就是见会儿人、谈会儿话,然后了解你的观点拉、思想拉、反应能力拉、专业水平拉什么的,我人暂时去不了,就见不着面了……突然灵机一动:可否用网络摄影头来面试呢?既可以看到我也可以谈话呀,如果合适,我就直接飞回去不得了,这也算是一个创意吧,广告公司应该不会墨守成规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也许对我的创意没有兴趣,也许对我的薪水要求没有支付的兴趣,反正没有音信了。老婆说我是不是要价高了,我说房地产公司嘛,是要这个数的(具体是多少,我不告诉你)。

 

其他几家在杭州的,面试的时间安排都太紧。怎么如今的广告公司都这么急吼吼地在招兵买马呢?是不是兵到战时就不够用了,平时也不积累一点人脉临时开战了就拉一些壮丁充数上场了呢?想想我也是这千千万万个壮丁之一,广告壮丁,充其量还算训练有素,至少有点经验吧,吼吼,霍霍大刀象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其中有一家就是梅高公司,不过他们要找的是客户总监和项目经理,不是我的创意总监,要求还挺高的,我们来看看:

 1.管理至少两个客户服务项目。负责策略指导、出品把控、客情维护、生意推动;

2.接受过专业的市场营销教育或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具有独立的策略思考能力、书面作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团队的经验;具备高超的提案水平;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包容心;

4.有完整的独立策划个案;

5.有大中型企业营销副总或营销/市场总监任职经历、有咨询(策划)公司企划/策略总监任职经历者优先;

招聘人数1人,年龄要求30-40岁,工作年限需5年以上。

 

要求不低吧,咳,简直太优秀了,有这条件的人,第一,大概自己去当老板了还会来打工么;第二,都变成神仙了,还肯下凡么?看来,我不想成仙只能当老板了,呵呵。不过,我分析出来了,我至少符合一条他们的要求:年龄在30-40岁之间;还有第二条,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还第三条……好象很多条我都符合。既然符合条件,他们就给我回信了,也是急吼吼的马上让我去上海面试。有了上次的经验,我运作起来更加成熟了。首先,我写了一封电邮建议客户经理和我直接通电话并确定通话时间,当然是我打到上海喽(电话费比较便宜,国内打出来要贵好几倍呢);然后,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就打电话了(之前他们居然一直没有给我回信,害我那几天大概每隔10分钟看一次Hotmail,几乎神经质,兔崽子)。

 

那个负责招聘的经理覃小姐,说着很好听的国语,大概就问了我的一些工作和学习经历以及现在的想法,末了告诉我可以在年底回国再安排面试的事情:“来之前打个电话,约个时间就行。”她很爽快地结束了这次美好的通话,看来第一印象还不赖,看来有戏了。得好好的准备一下,我看了下日期发现离12月31日还有整整6个月的时间。

 

一晃5个月过去了,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老婆博士还未毕业就幸运地找到了工作,我们去了趟加拿大,儿子就出身在那里;回到瑞士后搬完了家,我也开始准备回国的行李,我岳父母也将来瑞士看孩子了。最重要的事情:我与梅高联系上了,并把面试的时间确定了下来:是到达上海的第二天。然后我去订了机票。

 

从日内瓦转机法兰克福,再飞到上海,整整14个小时。我时差倒不过来,在宾馆的那个晚上我始终睁着空洞的小眼睛看着房间的天花板,大概合过2个小时的眼睛。早上的时候,我看见镜子里的小眼睛充满了令人恐怖的血丝。就这样继续熬到上午10点,我才出门,奔赴11点半的面试。

 

梅高公司在南京西路的嘉里中心。富丽堂皇的中心写字楼体现了现代大都市暴发户的炫耀主义风格,大堂那个高耸入云啊、地板那个光滑可鉴啊,我好象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兔崽子,我的那个自卑啊……难怪中心里面进驻了很多家跨国公司,比如盖洛普咨询、众达律师事务所、智威汤逊中乔广告、罗兰贝格咨询、华信惠悦咨询、施乐、Exact软件等等。我怎么知道这些公司在里面呢?看那个大堂里的公司铭牌导游图啊,不过有个游手好闲穿着制服的大堂管理人员老是晃来晃去影响我阅读,否则还会看到更多的跨国公司。

 

 看手表,离约定时间还有近30分钟,算了提前上去吧。上了25楼,进了梅高公司,在会议室坐了一会儿,进来面谈的是执行创意总监,而那位与我联系的覃小姐正在开会。面谈的内容很多,具体的已经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这位虞总监说,很多从国际4A公司过来的、或者从北美海归的高级广告人才都曾经来过梅高,但是最后都不能适应梅高的文化和土壤离开了,等等。这不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么,真是的。虞总监好象看我不解的样子,补充说,其实他们也都是很厉害的人才,只是不能适应梅高而已,所以……总算心理有些舒坦了,这就是说,即使应聘梅高失败,我还算是个人才对不?

什么事儿嘛,我真象我的同乡——阿Q,兔崽子。

 

最后谈出的结果是:让我读这本2005年中国最流行的管理书《蓝海战略》,并当众演讲读后感、用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时间定在春节后。看来还要经历一场恶战,告别后我想,好狡猾哦(这家公司),看书、写读后感、做幻灯、演讲,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估计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真实面目就可以摸得一清二楚了,想滥竽充数是不可能的,想伪装点什么不露马脚也是很难的,只好硬着老脖子抵上拼命了,有虎打虎、有龙擒龙,不入狼穴焉得狼崽?

 

于是我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杭州,接着回到了临安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也见到了久别的双亲、亲戚和朋友……

 

2006年春节,这是我过的最不安耽的一个春节,老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完成,静下来想想呢,又没什么事,我都怀疑得了什么病了。不会的,我很有自信的,象演讲读后感之类的题目不会难倒我的,毕竟不是第一次上台,以前工作中演讲、讲课、开座谈的事多了,对象还都是一些企业里的员工呢,也给大学生讲过课,那都是很美好的回忆啊,特别是人家叫我“徐老师”的时候。

 

反正心里好象有块石头压着,上不来下不去地闷得慌。医生老妈给我开了一贴“药方”,建议我赶紧看书,把读后感搞定就没有事了。是啊,我一直不想去看那本书,好象有点回避它,什么原因?这种心理值得心理学家去研究啊,说不定研究成果还可以得到诺贝尔奖呢,我得去找心理医生毕淑敏了,她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还是听医生老妈的话吧。把书看完了一边,对最主要的前半本还精读了N次。春节后,我把读后感全部归纳出来了,做好了PowerPoint,那时距离演讲的日子已经很近了。又和梅高的覃小姐联系上,再次确定具体的演讲时间。现在,就是安静地等待了,开战前的安静时刻。

 

2006年2月14日,情人节的下午,我又坐火车到达了上海、到达了嘉里中心的梅高公司,不过,接待小姐告诉我,我的演讲要推迟2个小时,因为之前有个很重要的客户会议。虞总监也出来了,建议我到外面的商业中心逛逛。我呢,怕折腾不想出去,于是,就要求进办公室找一个位置,可以上网做点事情,消磨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实地感受一下公司的气氛和一线员工的工作状态,真是太棒了。创意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静悄悄地,只听到无数鼠标的“滴答”声,偶尔会传来一些另类的摇滚音乐,有人在合着节拍摇着头,大概累了想轻松一下。从网上下来后,我打开Word文档开始写东西,题目是:“一个海归的应聘经历——要进就进最好的公司”……

 

写完你3分钟前看到的那一段,他们来叫我,可以演讲了。那个很大的会议室,已经放好投影仪了和幕布了,接好电脑,我打开PowerPoint演讲稿的首页,有一幅人类从猴子进化到人的进化图,我把它弄反了,变成了从人到猴子,所以题目叫:《颠覆“进化论”》,副标题:《企业从“物竞天择”到“开创蓝海”》(我的博里贴有此文)。大概有十几个听众吧,好象两大创意总监和一大客户总监都到了,覃小姐还表扬:毕竟是设计出身的,PowerPoint做滴不错。呵呵,爱听这话。

 

半个多小时的演讲结束后,还安排了自由提问,有关于“战略”、“市场”、“竞争与超越竞争”、“企业文化”等等蛮多方面的问题,虽都立刻一一回答了,但自我感觉不算太好,主要是反应时间少,说出去的东西没有深思熟虑。但话又说回来,有了思考的时间就不叫“现场提问”了,那叫“家庭作业”,可以明天再交的。不过,演讲过程中我眼睛四处扫描,发现听众都用一种鼓舞和欣赏的目光与我接触,因此对演讲的东西信心很足,感觉整体效果还是不错。

听众们散场后,两大创意总监留了下来,居然问我想要多少工资……结束谈话前,虞总监让我下次再约个时间来和董事长高峻见个面。“兔崽子的,我已经到达最后一关了,应该有超过70%的把握可以成功了”,出来后我边走边想,忍不住摇头晃脑得意起来,行人以为我是神经病,纷纷绕道而行。

 

回到杭州已经晚上9点多,父母都很焦急地等着,没有去睡觉。咳,真是的,可怜父母心,我的事情都变成他们的事情了,比我还担惊受怕;专业上帮不上忙,他们就在生活上拼命关照,把我当猪养,回国后我都肥了好多了。

 

“还有最后一关了,要注意啊。”老妈又开始关照了。“这最后一次啊,相当于封建社会的殿试,皇帝亲自出面考试的。”老爸打了个比喻,这几天他正研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呢。呵呵,我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要在古代,我能够考上个秀才当当已经实现理想了,然后找个教书的工作,再邂逅个白领丽人、白蛇娘娘什么的……

 

那个星期一的上午,我睡得很好,突然被电话铃声吵醒,听到外间老妈在接电话。是找我的,我赶紧起身来不及穿毛衣就出门接了电话,果然是梅高覃小姐的电话,通知我今天就去上海,因为高总今天下午有空。我赶紧穿好衣服,吃了点东西就往火车站赶,下午4点前就要到公司,现在已经将近11点了,到火车站得1个小时,火车到上海梅陇得3个小时,从梅陇到梅高要40分钟,时间很紧啊。

 

第三次匆匆到达梅高。终于见到了梅高的创始人高峻先生。他个子高高的,脸比照片上的黑一点,穿着一件旧社会的绸缎对襟褂子,很平易近人……谈了半个小时吧,结束后我又匆匆往杭州赶。到达火车站才发觉最近的班次没票了,最快地也要10点钟才有,是到浙江江山的过路慢车,兔崽子的。有人在兜售去杭州的大巴票,居然是10分钟以后开车,真是天助我也,我喜不自禁地买了票。在大巴上,头脑很新鲜,睡不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旁座的男士有很重的口气;而后面的几个杭州人正在一边抽烟一边高谈阔论,用很嚣张很凶恶的杭州话(杭州话听上去都这样,好象在吵架,一点不美);大巴倒开地挺快,2个小时就到了,平常可要3个小时以上啊。

 

晚上10点半到达杭州东站,打个的士到家得近半个小时,11点的时候,我站在了家门口,发现屋里有灯火透出来,怎么回事,这么晚了父母还没有睡觉?又在等我?打开房门,看见父母正从座上站起看过来,说着:“回来啦?回来啦?……”又开心又担心,就是不敢问。

 

“哈哈,我被入取啦!”我大喊一声,冲上去抱住了我的老父母,你们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