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逻辑女儿词汇育儿 |
分类: 成长历程 |
Wendy现在6岁多了,她会思考问题,有自己的逻辑,然后用不同的词汇体现出来。她的有些词汇用的还挺好玩的。
弹错了就有si
有一次我们在弹一直曲子,是降si的曲子。但这首曲子里并没有出现si。我给她说了这个情况。她附和说:没有si。不过弹错了就有si了。我听了真好笑,就好像以前我们脑筋急转弯题目里面的“1加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只有在出错的情况下才等于3。”
但我没有太在意。后来在弹奏曲子时,她有时候弹错音,把la谈成了si,我说:“错了,不是si,是la!”于是她说:“我说了吧,在弹错的时候就有si了。”我哭笑不得。
蛇蹿着走路
有一次我陪Wendy一起看动画片《狮子王》。那里面有好些动物在丛林里走,其中有一条蛇。蛇走路的方式比较独特,看起来很有趣。我问Wendy:蛇有脚吗?
她说没有。
我问她:那蛇怎么走路呢?
她说:它爬着走路。
我说嗯,我们就没再谈论这个话题。晚上,她洗完澡在床上爬来爬去,一边爬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我爬我爬我爬爬!”我突然想起来,如果四足着地走路叫做爬,那么《狮子王》里面的那些狮子、老虎的走路方式应该叫爬,那么蛇走路就不能叫爬。那么蛇走路加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提给Wendy,问她怎么想的。
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好怎么说。如果Wendy问我,我准备说“蛇匍匐着走路。”但我不知道能否给她解释清楚什么是“匍匐”。但她并没有问我,而是自己想了一会,说:“蛇蹿着走路。”
我觉得“蹿”这个词用得很好,夸了她一番。
我眨眼了,怎么没有十点啊
Wendy有时会把我用的逻辑用在她想用的场合上,然后反问我或质问我。有一天晚上,她磨磨蹭蹭不去弹钢琴,我不停地催她。8点的时候我催她去弹钢琴,她在玩。而我忙别的事情,就没再催她,一晃就9点了。而这时候原则上应该洗澡睡觉了。于是我又催她:“快去弹一会钢琴。你看你磨磨蹭蹭,我8点叫你去弹你不弹,现在眨眼间都9点了。再不弹没时间了。”
她于是走到我跟前,让我看着她。我还没明白她想干什么。只见她冲我狠狠地眨了一下眼,然后看看表,说:“我眨眼了,怎么没有十点啊?”她的意思是,按照你的逻辑,眨眼一下就从8点到9点了,那么我现在眨了一下眼,应该就到10点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到10点。可见你说得不对。
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