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亲子育儿钢琴自信 |
分类: 成长历程 |
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能有多大智慧呢?我想即使很聪明,可能也是一些小聪明吧。可是,最近,女儿说的几句话却让我感觉这个不到6岁的孩子有着大师般的智慧。
(一)
前一段时间,老师布置给女儿学一首新的钢琴曲子《牵牛儿开花》(关于这个曲子的名字,还有一个笑话。最开始我把这曲子的名字念成了牵牛花儿开。女儿虽然认字不多,但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她拿手指着这五个字逐字念,发现我念错了,哈哈大笑了我一番。)这个曲子不长,只有两行。老师说有点难,虽然左右手各自不难,但合在一起比较难,主要是因为左右手都是旋律。不像一般的曲子,右手是主旋律,左手是伴奏。但老师说的时候我也没意识到有多难。
等回家我们练习这支曲子的时候,我发现确实挺难的。左右手各自很容易弹会,但就是合不在一起。女儿很怕难。一旦弹不会,就很烦躁。不肯再练习。我总是要想各种方法让她练习。但这次,我也放弃了。我试图从网上找到这首歌,好像是个陕北民歌。如果有歌词,唱起来,感觉会好些。可是找了半天,找到一首类似的,但怎么听旋律都不像。我只好彻底放弃了。
等到下星期上课,这个曲子没弹会,而那周可能是我太忙,没空盯女儿弹钢琴,其他曲子她弹得也不好。她一旦弹得不好,自己就开始哭。不好好弹。甚至不弹。这节课上得真是糟糕透了。我告诉老师,别的曲子我们回家再练。而《牵牛儿开花》这支曲子,是我没让孩子练的,我也觉得它太难了。老师安慰我说,还是不应该放弃,按照她现在的水平,是可以练好的。回去再练练。她对女儿说:这支曲子,别的小朋友都三个星期才练会呢。你别着急,回家跟妈妈好好练,好吗?这节课终于凑合上完了。
此后的一个星期,我每天陪女儿练这支曲子。我跟她说,一共两行,8小节,最后一小节非常简单,主要是前面的部分。咱们先练前面三小节。然后4小节,最后加上最后一小节。好不好?她同意了。于是,我们开始天天练前三小节。从星期一到星期四,终于把前三小节弹熟了。她很高兴。可是我想,花了4天时间,才练会前三小节,后面4小节又得花好几天。看样子这曲子真的三个星期才能练熟啊。
那周的周五,我有事回家很晚。我一到家,女儿就高兴地告诉我:妈妈,我把第二行也弹会啦!我很惊讶,就说弹给我听听吧。于是她弹了第二部分的4小节,加上最后一小节。我觉得弹得很不错。我夸奖她很棒。但是,我随口说了一句:看来这后半部分比前面简单啊!
女儿立即反驳说:不是这样的!不是后半部分容易,而是因为前半部分已经弹会了!后面就容易了!
我突然觉得女儿的话好有哲理啊。是因为前面已经弹熟了,后面的旋律跟前面有些变化,但有些类似,弹起来就显得简单些了。我鼓励她说:坚持就是胜利,不要怕难。这个曲子,你坚持练习,终于弹会了,多好啊!她也很开心。等到去还课的时候,老师也着实表扬了她一番。她更加自信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大人讲的笑话,通常是笑话小孩子的。说是一个小孩吃了6个包子觉得饱了,他很后悔吃前五个包子。他说早知道我只吃第6个包子就好了。其实,是因为他吃了前5个包子,吃到第6个才饱的。
其实这个道理真是太简单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理会。现实生活中,不论做什么,都是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才会有后面的成果的。已经取得成果的人,一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的,只是人们可能常常看不到。我把女儿的故事也讲给同事听,鼓励他们做事要坚持不懈,要想有成果必须付出努力。
另外一件事情也让我感觉女儿的大师智慧。有一次她在做折纸手工。照着图做,但做着做着不会了。她让我帮忙。我说好吧,我来帮你做。她一把抢过折纸说:“我不要你帮我做。你教我怎么做!”我开始一惊,后来我就笑了,我说没问题,我教你怎么做。于是我教她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么小的孩子懂得这个道理,真的让我惊讶。其实有些大人可能懂得这个道理,但不见得做得好呢。
不过小孩子还是小孩子,有时候她懒了,或者她觉得太难了,她还是让我帮她做。这时候,我和她一起研究,我鼓励她尽量自己做。或者,我做一部分,示范一下,剩下的她自己做。有一次,她自己看图看错了,把一个折纸剪错了,但我看还没影响大局,就鼓励她继续利用那张折纸,告诉她正确的剪口的地方在哪里,我剪了一个,剩下7个让她剪。最终她自己完成了那个作品。
(二)
女儿快6岁了。按照老家的说法,虚岁该7岁甚至8岁了。到了“789厌死狗”的年纪。我感觉我女儿跟那些淘气的孩子比起来可能还算比较乖的,但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候逆反,有时候发脾气,有时候不讲礼貌等等。不过谁让她是我女儿呢。女儿是我们的作品,我们有责任雕琢她。
孩子在长,懂得的事情渐渐多了。我感觉她学会顶嘴了。有时候顶得我说不出话来。
有一天,她在画画,不老实,把脚翘到桌子上。我说:“Wendy,不要把脚翘到天上去!”她不紧不慢地说:“妈妈,你分不清天地啊。”我半天说不出话来。
女儿很不自信。经常事情还没做,就问我:“做不好怎么办?”我说你先做啊,做不好我们再想办法。但她还是不自信。关于这一点,我一直很头疼,只能尽量鼓励她,让她多些自信。
有一天,对一支曲子,还没弹呢,就问我:“弹不熟,怎么办?”我说:“多弹几遍就熟了。”她说:“那多弹几遍还不熟怎么办呢?”我说:“那就再弹几遍。”她说:“那要再弹几遍还不熟怎么办呢?”我有点烦了,想跟她说:“你倒是先好好弹啊!”但是,我没说。我生气地说:“如果那样,那就不吃饭不睡觉不出去玩,好好弹,把它弹熟。”没想到她没生气,不紧不慢地说:“那是傻子!”全家人都大笑,我又是半天说不出话来。
小孩子做事注意力还是不够,耐心不够。让女儿重复地弹一支钢琴曲子,她总是要玩一会再弹下一遍或下一支曲子。我只好尽量配合她做一小会游戏,鼓励她来弹。比如,我说:“下面有请小A小朋友来演奏圆舞曲!哗哗哗鼓掌。”然后下一遍或一支曲子由小B小朋友来演奏,等等。她是导演,她让我怎么演我就怎么演。今天是小A小B,明天可能是小1小2,后天是苹果香蕉柚子梨,再后天是DoReMi,要不就是红花黄花蓝花,等等。都是她来导演我。总之为了能尽快让她练习完该练的曲子,我也尽量按照她的要求来演。
有时候她终于把一支曲子弹会了,但还不特别熟练。于是我让她多练几遍。必须至少三遍以上全都熟练了,才算熟练。于是,她弹完一遍很熟练后,就会非常紧张第二遍和第三遍。因为我跟她说,一旦有弹错,要从头开始算第一遍。有一次,她熟练地弹了两遍,要弹第三遍的时候很紧张,她自己活动活动手指,嘴里念念有词:“安全地弹一遍!”我在一边听了觉得好好笑。可是又觉得有点心酸。我觉得自己是不是要求她太严格了,以至于她用上了“安全”这个词。
有时候有的曲子某一段她弹的不熟,我让她只弹那一段。今天晚上,我们在练习《快乐的女战士》,她弹得挺好的,但最后一行我觉得还不够流畅。于是我让她只弹这一行,连续弹十遍。为了让她同意,我允诺她一个条件:弹完这个曲子,我去健身,她跟我一起去那里,在外面玩五分钟游戏机回来。她同意了。但是不同意弹十遍。她说:“5遍。”我说:“6遍。”她说:“7遍。”我说:“同意!快弹吧。”我觉得真好笑,像买萝卜白菜一样讨价还价。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弹7遍,她说要单数遍,不要双数遍。这是她的原则。呵呵。真好玩。
(三)
我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信。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我跟她说:“你给新郎新娘唱首歌吧。”她一口回绝。
那段时间,由于姥爷家的电话铃声是茉莉花,我教会女儿学会了两个版本的茉莉花歌曲。在朋友婚礼上,过了一会,我又跟她说,你唱首茉莉花吧,就说祝新娘子像茉莉花一样永远芬芳美丽,好不好?她没立即回绝,说那你跟我一块唱。我说没问题。
后来,新郎新娘来敬酒,我对女儿说,你来唱首歌吧。她说好。我原本想让她在桌边对着新郎新娘唱,这一桌人能听见就不错了。但是这时候,有个人拿来了话筒,还报告了一下:“下面有请小朋友演唱茉莉花。”并让我们上了舞台。这下所有的来宾全看我们。这时候我也有点紧张了,我想,万一她不唱可怎么办呢,总不能我唱啊。我把话筒给了女儿,说开始唱吧。她说你跟我一起唱,我说没问题。于是她就开始唱了。虽然我也唱,但话筒放在她嘴边,人们听不到我唱的。她唱得很好,很有力度,很清晰,全场来宾还随着她的歌声一起有节奏地拍掌。真是一场再精彩不过的表演了。唱完后,我很开心。她也很开心。我跟她说:你唱得多好啊。以后勇敢地唱!她说好!
孩子的成长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每次写完孩子成长的故事,我都这么感慨。只是,平常太忙,没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也许已经错过了很多奇妙的环节。真的很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