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声和:笑对肝癌三十三年
金华晚报记者 黄一钢
肝癌手术后至今已健康生活了33年,这一奇迹就发生在金华造漆厂退休职工蒋声和的身上。
蒋声和今年70岁,宁海人,1960年和妻子一起随上海万里造漆厂迁厂来到金华,育有一子一女。老两口分别于1977年和1987年退休,一家人十分和睦。
今天上午,记者随金华造漆厂厂长胡志成等一道前往蒋家,看望这位和癌魔斗争了33年的硬汉。蒋老汉1955年6月在部队加入党组织,是一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去的时候,他和老伴刚从外面散步回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副乐天派的样子。他说,他从未把肝癌当回事,也从未把自己当病人。

蒋声和与老伴郭杏囡在菜场买菜。黄一钢 1999年摄
1966年1月,蒋声和被医院检查出肝炎,吃了许多药一直不见好,常常疼得他无法入睡,体重一下子从60多公斤降到不足45公斤。同年9月10日,他辗转住进上海长海医院,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结节性肝硬化。一周后,由该院手术大夫吴孟超、陈汉主刀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手术,切除了长有巨块型恶性肿瘤的右半肝叶。这年年底,他经过两个多月的休养,重回金华造漆厂包装车间上班。从那时起,他形成了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散散步;晚上一般8点以前上床休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除烟、酒、辣外,什么都吃,以保持营养均衡。1987年退休后,他坚持每天看报看电视,偶尔也出门和一些老同志聊聊天。

图为吴孟超(左二)与1966年接受他肝癌手术的蒋声和(右一)谈话(摄于1986年)。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摄
今年春节前,蒋声和持续咳嗽,3月初去医院一检查,发现“甲胎蛋白”指标超出正常值10多倍,被诊断为肝癌复发。他随后将有关检查资料寄给如今担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的陈汉教授。陈教授即打电话给蒋,让他尽快去上海。4月12日,蒋声和在上海由当年的主刀大夫、现“东方”院长、中科院院士吴孟超教授和陈汉教授主刀,施行左外叶肝癌局部根治术。5月4日和6月16日,两次复查,结果均十分令人满意。
今天早上,记者电话采访了陈汉教授。据他介绍,我国肝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每年有20万至40万人被这一疾病夺去生命。肝癌复发的高频期一般在手术后两年内。他说,蒋声和是目前我国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人,也是国际上目前发现肝癌术后复发间隔时间最长的病人。他认为这一奇迹的产生,关键是手术彻底,同时与病人淡泊的人生态度、和睦的家庭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密不可分。

1999年第二次手术后,蒋声和恢复得很快。图为他正在监督小外孙学习。黄一钢1999年摄
“外公都可以申报基尼斯了!”当记者将陈教授的意见转告蒋声和时,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的外孙惊喜地说。
原刊1999年《金华晚报》(具体时间暂时未能查到)
【附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5月23日下午,记者拨通了蒋声和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师母郭杏囡。师母说,蒋师傅已于2020年2月19日晚上7点多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掐指算来,老人肝癌首次手术后健康生活了53年5个月,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有记录肝癌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