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言令色鲜矣仁

(2013-07-28 07:06:29)
标签:

论语

孔子

随笔

文化

分类: 人生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朱子《集注》:“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悦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本心之德,仁也。本心之德亡,则非仁矣,与圣意有别。朱子释曰:“圣人词不迫切,專言鮮,則絶無可知。”又程子(伊川)云:“鮮矣仁,謂非仁也。”二贤峻切,言语不如圣人之周圆无弊,“鲜”者,岂曰绝无也?盖巧言有二,令色亦有二。巧言如簧,不善之巧也;情欲信而辭欲巧,中理之巧也。孟子曰:“智譬則巧。”巧固不必皆不善矣。令色鮮仁為偽飾之令,令儀令色則為小心之令,言豈一端而已乎。谏于人君,固不必犯颜而切直言之,或有察言观色,旁敲侧击,微言婉讽,如触龙之说赵太后,非不仁可知矣。《詩》稱仲山甫之徳,曰令儀令色。仲山甫者,仁人也。聖人所謂“孫以出之”,辭亦巧矣,“逞顔色,怡怡如也”,色亦令矣。豈以好其言語,善其顔色,直以為非仁也哉。固知巧言令色,亦或有时而仁,圣人以“鲜”言之,不可易也。

 

巧言令色,何以鲜仁也?盖仁者务本者也,有相愛之情出於中,则有愉色婉容見於外;真積於内,然後誠動於外。故君子不以言悦人色親人而慮其情之不信也。且修於外者本有所不立,修於内者末足以兼之,故君子修其诚敬而已,岂以饰言美色为事乎?若小人则本无相爱之忱,又欲人之利己也,故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志在于此,故本心渐匿。孔子所謂朽木糞墻,孟子所謂鄉原終不可以入徳,虽不绝其为仁,亦难乎其自反也。

 

巧言令色,易入于人,以夫子之圣而失之宰予,他人何论乎?世人悦之,轻则身败家破,重则覆国丧邦,可不惧乎?故大舜拟之以有苗、驩兜之恶,佛经以妄言、绮语戒乎世人,孔子则直曰惡利口逺佞人,自上圣人,畏之如此,况後世之天下乎?三圣去古尚近,人之氣質尚厚,巧言令色者尚少。至後世,則氣質漸薄,其言始不可信矣。夫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自春秋至孔子,方百有餘年,風俗推移,其言便不可信如此。至于今时,佞謟日熾,剛克消亡,自入学之少儿,至当朝之衮衮诸公,莫不以言色悦于人而利于己,朝多㳫㳫之流,士保容容之福,胥天下化為巧言令色而後已,綱紀日壊,家國隨之。然則喪亂之所從生,豈不階於夸毗之輩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