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2013-04-09 08:04:17)
标签:

国际象棋

分类: 象棋杂谈

做题是提高战术能力的重要方法。不过,做题和实战有一大差别。习题往往有提示,“白先胜”,“白方得子”,“白先两步杀”等,而实战中,没有人在你耳边告诉你,你有何种战术机会(也有的习题是没有任何提示的,接近于实战,把有提示的习题做熟之后,应练习这类无提示的题,不过同样也要自己去发现战术)。那么,实战中,何时知道有战术机会呢?

先看一个局例。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如图形势,取自Lingnau,Carsten——Orso,Miklos,Budapest,1992,实战对局。轮白方走棋。

65.Kd5 Bg1 66.Ke6 Bf2 67.Kd7 Bg1 68.Kc8 Be3 69.Na5+ Ka7 70.Bb7 g2 和棋。

白方无法取胜,同意和棋。

在走到如上形势的时候,没有人告诉白方,他可以赢棋了,他自己也没有看到可以赢棋了,所以他只是走了“合乎逻辑”的招法,把自己的王往对方的王压过去。

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白兵和白马的存在使黑王已经不能动弹。这个观察就可以提示我们,在不走动白兵和白马(管住了黑王不能动)的前提下,能否打将取胜。这样我们就会注意到,白格象可以打将,只要能到达b7格。那么,如何到达b7格呢?显然,h3-c8-b7,只要三步棋,就赢了。

实战中白方是否这么做了呢?

显然没有(而他只要花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是如上形势中,他需要做的只是:

1.观察对方王的位置。

2.寻找将死的可能。

3.找到正确的途径。

 

再看一个例子。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如图形势,轮白方走棋。黑方净多一车,假设让黑方先走的话,1.…Re2+,再兑掉g线的车,白方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我们现在来分析黑方的局势:

黑方的王困在白方的阵营里,他的主力部队又在后面。黑王只有e4格可以去,但是,如果这么走的话,则白后到e3,将死。因而,黑王面临严重的问题。不过,白方要找到赢棋法也非易事。

我们首先计算最有强制性的招法:

1.Rxg8 Qxg8 2.g3+ Kg4 (如果2.…Ke4 则3.Qe3#)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至此,白方至少可以长将和棋:3.Qf3+ Kh3 4.Qg2+ Kg4 5.Qf3+ ……

现在,我们再看能不能赢棋啊?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在3.Qf3+ Kh3 之后,白方可以4.g4+,这时如果4.…Kh2,则5.Qg2杀,那么黑方只有4.…Kxh4(不要动手,在脑中移动棋子,现在白后在f3,白g兵在g4,黑王吃了h4兵在h4了啊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好,5.Qg3+,黑方怎么办呢,5.…Kg5,跑了啊,还有一个逃跑格!

那么,这一种变例失败了(当然至少可以和棋),我们想要赢棋的话,得另外想办法。由上述变例,我们看到白方杀王不成功,在于黑王有g5的逃跑格。因而,这应该可以提示我们,首先堵住g5格呢?

回到初始局面,我们重新计算。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1.Rg5! Rxg5(现在黑方…Re2+不成立了) 2.g3+ Kg4 (如果2.…Ke4,则3.Qe3#;又如2.…Rxg3,则3.Qxg3+ Ke4 4.Qe3#),3.Qf3+ Kh3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4.g4+ Kxh4 (如果4.…Kh2,则5.Qg2#) 5.Qg3#

 

由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王位不佳是重要的战术信号。

 

 还有什么战术信号呢?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如图形势,取自Christiansen,Larry——Karpov,Anatoly(卡尔波夫),Wijk aan Zee,1993,实战对局。轮黑方走棋。黑方走了11.…Bd6

战术信号(如何在实战中发现战术)

现在请观察一下:黑方有两个子没有保护(无根子),又在开放线上,即d6的象和h5的马。显然,12.Qd1,吃双,白方得子。这种例子(一步丢子),在世界冠军的对局中,不容易找到哦!

由上例,可知:2.无根子也是重要的战术信号。

 

提示我们去寻找战术的信号还有以下五种:

3.叠子(在一条线,直线横线或斜线上子重叠,容易被牵制、闪击、串吃等战术利用)

4.马在吃双的距离

5.子位不佳容易抓死

6.关键防守子超任务

7.防守子在后方

 

有时间再一一举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