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容慧心,古柏塔影,春日清净柏林行

(2007-06-18 19:01:54)
标签:

柏林寺

游记

慈悲

分类: 随笔游记
 
柏林寺之行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是一个千年古寺,唐代著名的赵州禅师曾在此驻锡,并留下了“吃茶去”的公案。有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又答“庭前柏树子”。这两个著名的公案便发生在这个古柏苍苍、掩映黄墙塔庙的禅寺。柏林寺也因此而得名。

   清明节后的四个春日,我们一行人就在这里度过了晨钟暮鼓的生活。寺院山门外就是赵县的县城,外面和里面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说不同,也不尽然。柏林寺每年有好几次大型的法会和活动,同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事务性工作。然而从晚上等待我们禅学社两班人马一直到深夜十一点半多,却一直面带微笑的明瑜师父脸上,我们还是发现,相同的事务后面是不同的喜悦和心境。要知道,明瑜师父在第二天还必须在四点半起床上早课啊。

   距上次带领素食协会的同学们来到柏林寺已经六年,我已经对这里的环境非常陌生了,带着慈爱表情、年轻而儒雅的明瑜师也是第一次见到。我们赴柏林寺的第一批成员到寺庙的时候已经夜深人静,临近九点半了。当我们排队等待明瑜师父安排宿舍的时候,钟楼传来师父们的唱颂和嘹亮悠长的钟声。这样的声音让我心中非常宁静,似乎被某一个充满慈悲的氛围怀抱着,感受到一种来自世外的温暖和安全。

   同行的芳mm和彤远小师弟是禅学社此次带队的骨干,从车上到车下一直在忙碌着。深夜终于将第二日的安排确定的时候,他们才各自摸黑回到了宿舍,在寺院叫做“寮房”。每一大间分别隔成两小间,每间住三个人。刚到寺院,大家都非常激动和兴奋,聊了好一会儿才躺下,等待第二天凌晨的早课。

 早晨四点半,芳mm敲了所有同学的门,叫大家起床。当所有的同学陆陆续续赶往万佛楼的时候,天上还挂着月亮,依然是黑蒙蒙的。万佛楼是九十年代中期这里原来的住持净慧法师发心,多方筹集建起来的。六年前我来的时候,还不曾见到这座雄伟的佛殿呢。跨入万佛楼的殿门,正对的是五尊金佛,十分庄严。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旁边分别是东方阿挫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两侧佛龛供奉了无数金色的小佛像,估计共有万尊,才叫万佛楼吧。我们分男女众分别安静地站在两旁,等待五点开始早课的钟声。师父们早已站在蒲团旁边,垂目凝神,每人脚下放着一个大大的钵。早课的内容是念唱佛赞、楞严咒,还有拜愿等,因为不熟悉程序也没有早课的课本,其实大家并不知道具体唱的内容,但是这肃穆和庄严,这佛乐中透出的慈悲,让人又感到安心又不住伤感。想起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明白原来众生都有佛性,只是迷而不觉,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中,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心已然在这缭绕的佛乐声中。

 因为在管理哲学班做义工,基本上没有和禅学社同学一起活动,几乎唯一的一次就是和明影师父的座谈,而这也是我此行印象最深刻也让我最欢喜的事情。早在十年前,我在一个朋友家里就见到过明影师,当时他还没出家,在北京一个研究中心工作。记得他还和我说过是测试水文方面的事情,我开始没想到他是师兄,问他是九几级的,他说,唉,是八几级的本科呢。我上研后听说他常住柏林寺,再过了一段时间又听朋友说他出家了。2002年的中秋节,我带领素食协会的同学在荷塘月色素食店外面的广场上搞一个中秋晚会,一边演出一边有素食自助餐。我取东西的时候,有人叫了我一声。我回头看到是一位出家师父,猛然认出有点惊讶,下意识地要去拍他一下。却被明影师父敏捷地躲开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他已经是一位出家人了。那晚上因为在会场走来走去也没有和明影师父再说话,只是留了他的一个手机号码。

  那时候对明影师父没有特别的印象,而且从一个俗家的朋友到“明影师父”,我一下子连称呼还不能适应。但是这次再见到明影师,居然非常顺口地称他“明影师”,并产生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在座谈会之后,对他言谈中流露的思维敏捷和契机如法的答问和佛法智慧,还有无私的大爱,更是大为叹服。第二天,我又特意和同行的师姐一起去拜望了明影师,希望明影师父能给一直做动物保护的师姐更好的解答。师姐心地非常善良,一直和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卢荻老师做动物保护工作,出钱出力,不遗余力。但是在救助动物过程中对于人类的冷漠,对于动物的悲惨遭遇,对于救助中的阻力和困难体会颇深,因此常常不免焦虑和难过,甚至有些抑郁低沉。2005年11月8日,便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动物保护人士王培因为种种原因而自杀身亡。这也是我这次十分想带师姐同来寺院的原因。明影师父说,救助动物非常有意义,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世界一定是众缘和合才能产生,有其因果。尽管人虐待动物必然有深层的原因,动物被虐待也有其原因,但是如果虐待动作发生,这个人的恶业便增长一分。因此救助动物就好比调解一对打架的人,防止了一方做坏事造成恶果,又使另一方免除灾患,而对救助者则是慈悲心的开发,完善自身的修行。因此是一件非常有利益的事情。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救助过程中不要因此而对虐待者生嗔恨心,不要让自己卷入这场争斗中。只是尽力劝阻就可以了。他给师姐的建议是,一要常常诵经,另外要修四慈心禅,那就是经常忆念“一愿所有众生远离苦难,二愿所有众生远离身苦,三愿所有众生远离心苦,四愿所有众生安乐吉祥如意”。如果能够常常这样修行,一个是增强个人的定力,不至于被外境所转,另外也可以培养慈心。他说,甘地便曾得到慈心三昧的境界,乃至有人见到他都升不起伤害他的念头。当然,甘地后来被害身亡,有其他原因,而且他的慈心三昧可能是在某些时间有,但是未必能够时刻保持。(关于甘地的慈心三昧说法,明影师说得也不详细,我记录或许有些偏差,但大概如此。)

 几天四点半起床的日子,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而作为出家人,要过俭朴的生活,伴随暮鼓晨钟,更要乐此不疲,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寺院的素斋非常好吃,但是毕竟是简单的,远远说不上精致。各种戒律更是非常多,时刻不能松懈。尽管所有的人出家都是因为对于佛法的信念,对于人生意义的孜孜追求,但是要克服人人与生俱来的惰性和外界的种种诱惑,却实在是需要毅力和精神的。而更加可贵的是,师父们在寺院并不能真正地清静不理世事。对于我们这些访客,无一不需要他们的照顾,同时给予法雨的滋养。明瑜师脸上的慈爱,明影师智慧的语言,伴随他们如风一样的步履,和清晨阳光下挥舞笤帚打扫庭院的身影,以及在佛前下拜时飘飘的袈裟,让我们不仅仅难以忘怀,而且更是深深为之动容。菩萨对众生的大慈悲力,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中,感动着每一个人。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我们给这几天一直陪着我们忙忙碌碌的明瑜师父合十告别,明瑜师脸上依然是那平和慈爱的笑容,不少同学都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上车后,我给明影师父发了个短信,他回复我说“好好努力”。在出了寺院边门后,明影师居然在寺院外的街道旁等着我们的车,对着我们的汽车合十告别。看到他清瘦的身影一直送我们远去,此时的我再也忍不住那份感动,泪湿衣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