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智慧Ⅱ:让沉睡的佛醒来》序
(2014-05-16 14:09:56)
标签:
宗教智慧柳华阳序教育 |
分类: 观虚斋教学 |
不敢为戈师写序,我只是出于快乐的分享的意愿,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听课和整理录音时的内心感受。
整理法音,对我来说是“累积资粮”的机会,让生命有一种意识:善知识最贵,与善知识联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普贤十大愿中有一愿叫“广修供养”,有种种供养:身供养、法供养等。这本身其实是一种自我训练,是为开发觉性提供条件和资粮,愿生生世世与善知识紧密联结,从而得以接受智慧的传承,愿永远把走向觉醒放在第一位!不惜金钱即是财供养,不惜生命即是身供养,这其实是为了给自己在心田里播撒觉醒的种子。
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聆听善知识,感受善知识的磁场与智慧,感受觉者的风采,享受道上的风光,这本身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与享受,整理的过程即是修行,所以我并没觉得是任务,我很荣幸也很快乐。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对我来说,回归觉性,活出真我的风采是生命的全部,是头等大事。无论多忙,聆听整理法音,我都当成难得的机会。人生难得,真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和开悟的导师联结,是多么荣幸、多么可贵、多么幸福的事情!同时这也是丰美的精神盛宴,精神的快乐才是极乐中的极乐,奢侈中的奢侈!
有幸参加观虚书院北京首期课程,见到了导师,在导师慈祥的眼神中,不觉顶礼致敬。师母很热情,充满温暖,很舒服,散发着光和热。我敏锐地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的气质和磁场,我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回家后,想起他们我就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美,如此脱俗,如此超然,如此纯真,如此智慧!语言无法表达,只好勉强说好像天人一般。导师依旧那么平实,像空气一样好像不存在,他好像进入了无我,进入了一味,因为我很难感受到他的自我,他纯粹而生动,平凡而伟大。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它们的语言和词汇毕竟离我们已经几千年了,时代与习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现代化的诠释,即所谓“旧瓶装新酒”。而这套观虚斋教学课程确确实实能满足这一需求,是适合我们现代人的,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你会感受到原来道就在眼前,人人需要;道就这么简单,人人可学,绝对不是高不可攀的某些人的专利。戈师把深奥的佛经道典翻译成我们人人都可以听得懂的现代化的语言,把繁琐的宗教体系精纯化,变成实用的智慧,听这一堂课,不但能领略宗教、传统文化的整体风光,而且可以直探其内在实质,我们就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探索,就少走了许多的弯路。如果没有一个智者引路自己探索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在大量的宗教信息的海洋里,白白浪费时间而根本得不到要领。君不见大量的宗教徒学习多年除了迷信教条外竟毫无生命的成长么,我们感受不到他们身上有任何的智慧与生命的光辉,于是我们带着特有的口气称呼他们为“什么什么教徒”。所以我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诚不虚也。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一切法皆是佛法。戈师讲的是纯粹的真理,无住为本,无相为宗,如果说他讲宗教就把他局限了,他超越了宗教相,有一种更大的眼界和眼光!他融汇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和智慧:他讲宗教精神不单单是涵盖中国的儒释道还包含有基督教等等;他也不单单讲宗教还融汇了科学哲学医学等等;作为中国人他不单单是发挥了我们东方文明的优势还兼收西方文化的特长。这与他的悟道智慧密不可分,也与他北京大学、社科院的高学历与研究经历有关,与他的博学有关。他十七岁在南京大学上大二的时候就悟道了,而且又潜修了许多年,他有扎扎实实的修行和实实在在的境界。一般修道者要么偏于实修没有理论,要么偏于学问毫无实修,不论是出于自利还是出于觉他这两者都是不足的。悟道只是得到根本智(又名平等智、一切智),而后得智(又名差别智、道种智)是需要诸因缘的,是需要后天的学习的,所以菩萨有无穷无尽、千手千眼般的智慧手段去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那是源于差别智与根本智的完美统一。戈师兼具了两者,他有丰富的道种智,故他的讲法非常丰富,诠释非常灵活方便,他博大精深是个稀有难得的智者。他把宗教精华提取出来,吐出的是醍醐,是他20多年修学的精髓。他十几岁就有了悟道的体验,但却拒绝MBA等各种机构的邀请,不为名利所动,一直默默潜修不肯出山,潜修二十多年方才应邀出来讲道。聆听他的法音,初学者可以直接学到精华,可以绕开那些无用的信息以及迷信的名相,节省大量的时间。有许多人信仰多年没有成长是因为他们被宗教迷信的外衣、繁琐的宗教仪轨以及大量无关生命成长的枝节挡在门外,他们没有接触到宗教的核心智慧与原理,可悲可叹!若是先贤在世不知何等感受,大好的宗教已经成了现在的这个模样!学习观虚斋课程,有一定修学者亦可更上一层楼,直接切入实质,掌握核心原理与方法,从而更正确地踏上内在工作的旅程,迅速变化气质得到自在快乐的生活。聪明的修学者会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把导师的精髓吸收过来。戈师声音浑厚沉雄,似气脉已经大通,时时呈现觉者的风采,是一个醒过来的人,他的讲演如同狮子吼,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昏睡已久的人清醒过来,走向觉悟的彼岸。
智者乐,仁者寿。我们的成果就是智慧与慈悲,有智慧就逍遥自在无挂无碍,有慈悲就心怀苍生万物一体,智慧与慈悲简直含摄了生命一切的成就、一切的功德、一切的美好。修行真正的成果即是智慧与慈悲,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对境不迷此心自在;无住生心见相非相。这才是真正的道果,这才是最大的神通。不明原理的人总是执着于种种幻相沾沾自喜,什么见到光见到佛等等,殊不知真正的禅师破一切相,透一切境,此心永远不迷,永远做主。诸相非相,佛来亦斩,借赵州禅师的话即是:“禅者行鸟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其实只要我们清醒过来,我们每一个人完全可以过上“内外皆富大圆满”的生活。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片刻,我们本自具足,当下的风光已经太美,只是我们昏睡了,没有心情去领略罢了!
我在听课以及后来整理录音的过程中,时时的被震撼,我体会到什么是醍醐灌顶、精妙绝伦!比如他讲道的时候,生怕我们听不懂,就举空气的例子,惟妙惟肖,非常生动。我也时时地被感动,因为他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尽量让听众去体悟,他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智慧传达给大家,生怕最重要的东西大家不能得到似的。即便是那些他明知大家听不懂的内容,比如“果位悟道法”、禅宗最高心法,他也会尽量去讲,说是为了给大家结结缘,积些资粮。我在整理录音的过程中时常被感动得要落泪,因为我敏锐地感受到他的慈悲,阳光一般温暖,天空一般无限,真诚纯真如赤子,怪不得门人尊称他为“观虚真人”!
听到法音,我还时而感到幸福。这些美妙的智慧,我感到亲切温馨,内心恬静安宁。我体会到精神确确实实是食粮。穷得只剩下物质的那些人确实很可悲,因为他们只吃过物质性食物,却没有品尝过高级的补品──精神食粮,那是钱所买不到的更妙的美味,能帮助我们长出更健康更美丽更有气质的身体和容颜!同时也使我们更智慧更慈悲更快乐更自在更勇敢更独立更丰富更博大,难以言表这种人格境界,因为那是一个无限的天人合一的状态!语言不能精确地表达,道不可道也,所以我说难以言表;但我们也不能排斥语言,语言是有用的,语言可以作为大略的路标,传播智慧需要语言,故圣人明知不可说却也洋洋洒洒,圣籍经典千万部,想想也是,当说“道不可道”的时候,这本身不是一种表达吗!
我们的生命不是一个平面上的生命,而是多维多层的。最外层物质,内层能量,密层信息,秘密层本体。分别对应着三界,三身。生命本身就是宇宙,篇幅有限这里不能详说,这或许会引起医学界、教育界、管理界等诸领域的认识革命。一切都离不开生命,改造社会的难道不恰恰是我们的生命本身么?故身心出了问题一切都将出现问题。从中我们会重新看待朋友、爱情、家庭、事业等等,重新定义人生的种种价值观,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完全可以高远心志,野蛮体魄,虚心实腹,身心兼美,内外圆满,一切自在。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当各种宗教徒在宗教的门外激烈争斗的时候,戈师早已深入内部把看起来不可统一的宗派理论,归一了、统一了。戈师把密宗与丹道进行了沟通,将三身、三脉、五轮与三界、与精气神进行了沟通,将儒释道进行了沟通,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了沟通。以误解对方为前提只能够看到表象的宗教徒们互相争论彼此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深入洞见的人──戈师却能将其完美地统一,他的智慧高屋建瓴无限丰富,他的理论是如此的美,让我感到惊讶,如此的和谐圆融,像诗像画又像音乐,我并没感到理论之树永远是枯竭的,理论也有生命,也很生动,也很美。道也很美,难道不是么?
借境炼心,我们要升华自己的生命,就需要借种种境以呈现自己种种的生命状态,因为只有在自己的缺点呈现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升华。升华需要净化,净化恰恰能够走向升华;而净化要全面,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个全面的系统,生命与宇宙同根,一体不二。所以我们不单要净化心灵,还要净化气脉、身体,因为身心不二,不可偏心唯心,也不可偏身唯物;不单要净化自己,还要净化一切生命,因为自他不二;不单要净化生命,还要净化整个世界,因为“心物一元”,“心土不二”。无疑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胸怀,确切地说是无限的心胸,可以全然地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没有什么不可以承当,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不将不迎,不取不舍,一切境界,自如其如!无疑我们有了无限的格局,可以心包太虚!我以前曾对生死做出过思索翻过许多典籍,这次听了戈师所讲的关于常人与修行人的四种状态后,我有了新的体悟,这只是我个人的体悟,仅供参考。死亡就是一个大昏睡,就是“自我”的变化与更替,当我们在一切时都能清醒保持觉性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消灭了死亡从而进入了不生不灭。有一个自我就有一个死亡,这需要看透所有“自我”的虚幻不实从而进入无我的状态才行。
观虚斋教学有许多“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就能道破天机或万卷经书”的智慧点悟,让我产生了许多震撼。精彩的智慧很多,我也只是略略分享其中之一点点而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正见与实修的完美结合。里面有各种修行介绍及现代诠释,涵盖太多,简直有点像《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的报告一样,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有站桩,有静坐,有行禅,有动功,有收功,还有“有意识的混乱”等等。每一堂课都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静修体验,有的学员当下领略到法喜,进入某种状态,正如戈师所说:“家有财富千千万,不及禅悦一瞬间!”
人最可贵的是眼光和眼界。这个课程足以带领我们开阔眼界,可以遍游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等诸领域,它的智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深刻兮透骨透髓,其广博兮无边无际!这个课程可以让我们彻底看透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明白通达,快乐逍遥。有时我禁不住地笑,因为心开了,因为课程里面也有很多幽默。道也很幽默,不是么?
这个课程《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仅仅是观虚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面还有许多……我也很期待后面的课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佛有三不能,其中之一是不能度无缘。那些与这套课程有缘的人,正好可以勤而行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深思笃行,如痴如醉!祝有志于真理的人,能有缘接触这套课程;也祝戈师广度有缘!
以上只是我的感想,由于末学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处,敬请十方大德多多海涵!
学生柳华阳敬序
2013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