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虚斋语录》 (2014年3月)
(2014-04-01 16:16:14)
标签:
观虚斋语录2014年3月教育 |
分类: 观虚斋手记 |
许多时候你说“爱”只是表明你渴求被爱罢了;而渴求被爱意味着你没有安顿在自己里面。当你沐浴于爱之源头之丰沛之中,你就是爱,无需表达,无所渴求。
认知到你真实的自性,彻底放下那本即非你的一切,在究竟的空无中体验究竟的圆满:万法如如,当下具足!
当你抗拒痛苦的时候,你就是在增长你的痛苦;当你接受痛苦的时候,痛苦就会减轻甚至消失!而智慧的观照则是认清痛苦本是无常性空的,而与真正的自己不相妨碍。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是在这里;你一直在这里,可你总想着那里!
重要的是认出早己如是的真理,而不是在想像与想法中去寻找真理。不是你找到了真理,你就是!
无念是念头的本质,宁静是噪音的实相。无需控制念头去追寻无念,只需要正观念头的本质;无需去除噪音去制造宁静,只需要发现噪音背后那永恒的静谧。
凡夫执情,二乘无情,菩萨有情而无累;俗客滞有,修士沉空,大觉即有而体空。
存银千两而一文不用,依旧穷人;藏书万卷而半册未读,仍属痴汉!
学贵有恒,何必起早摸黑;从长计议,且喜细水长流!
春日懒读书,田野忆旧游;荷塘换新貌,翻作人工湖。闻是建公园,东郊多植树;不见昔日景,群鸦声依旧!
从心而动,须是明心之人,未明且宜管带;恣性而游,乃指见性以后,未见还需谨慎。
佛道闲旷,不涉途程;勿用安排,建立乖真。秋潭月影,静夜钟声;法尔天然,岂同修证。不因庄严,本来清净;心行路绝,非去来今!
修行人亦不可无情也,然情不可执,执即成蔽;觉而去执,则情顺万物,自然流行,遂成妙用。
不着静相,不着动相;一循天理,自作主宰。慧日朗照,无住生心;虚灵明觉,全体大用!
人若无根基,一味向外“开疆拓土”,哪怕你统治了世界,精神上你也是个“异乡人”,永无安顿之乡!
精神之必离开家乡而经历二元世界之幻化游戏,乃因唯其如此始有意识之进化,而后回复其原初之统一,此则非无意识之混沌合一而为自觉之一体境界。
缘起了,缘灭了,你只是观照;花开了,花谢了,你只是欣赏!
知识与素质两者的同步发展导致智慧。
读《性命要旨》,其《语录》中有“工夫尽在法身上做,效验尽在色身边见”之句,甚好!特与同道分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