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建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

(2013-11-01 06:36:24)
分类: 观虚斋宗风

     我对未来弘道有一些设想,在这里对观虚斋教学事业的发展愿景略作陈述。

    首先,是要在实修实证的基础上,以大智慧的境界创立观虚斋教学的课程体系与文化体系,并对观虚斋文化思想的传播方式做出有效的规划设计。这是整个观虚斋教学事业的“软件开发”部分,也是开展观虚斋教学事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是发展观虚斋文化传播事业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建设观虚斋教学的实体机构与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作为观虚斋教学的传播主体及教学基地。在条件成熟时,成立“观虚书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弘扬观虚斋教学的专门机构。

    我倾向于团结一批认同观虚斋教学理念的道友,把弘扬观虚斋教学事业当作一种“公益事业”来做,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来赞助,建立观虚斋教学与“观虚书院”的道场。商业化模式也有其优势,有助于迅速拓展教学规模,但会损害观虚斋教学的质量与形象;而且,若涉及投资回报、经济效益,会增加许多弘道之外的世俗利害关系,所以我们尽量不考虑纯商业化运作模式,只是因为注册公益机构太麻烦,在形式上可以注册为一个公司来运作。所以对观虚书院的“投资”都不应该是一种寻求利润的商业性行为,而是一种对弘道事业的赞助与参与的行为。可以在弘扬观虚斋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一些捐助,积累一些物质基础。所有的捐助都将用之于观虚斋教学的公益事业,而且我自己生活之外剩余的收入,也将全部奉献给道场的公益事业。

    我们有寺庙、道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有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宗教弘化事业;但宗教化的模式只适用于宗教信众,不适用于广大的社会人士。观虚斋教学事业属于尘世中的净土,它将神圣的精神世界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广阔土壤之中,将宗教的核心精神以现代的思想方式与表达方式传达给普通的社会人士。我们不采取宗教化的形式,而是以一种生命智慧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教学;虽没有宗教的外衣,但其核心精神是相通的。

    在传统的寺庙与世俗的市场之间,观虚斋教学将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在普通人的生活世界与神圣的宗教解脱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同宗教事业需要广大信众的支持一样,观虚斋教学也需要广大的学员道友的支持,但我们不是一种金钱的交易,而是共同开展一项促进精神成长与社会和谐的伟大事业。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有别于宗教场所的“道场”,它是一种文化书院,是传播精神产品、促进灵性成长的综合机构。它有教学的场地,优美的风景;既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有一定的旅游娱乐设施,是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与身心修养的理想的场所。

    这些是我对未来开展观虚斋教学事业的一些初步设想,一个宏伟的愿景。但一切都需要各种机缘,我只是顺应时代大势,尽力而为,首先提升和成就自己,才有足够智慧与德行来开展弘道大业;至于最后能否实现我的设想,我也只是随缘,我没有执着与野心,只有利他的愿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种种不可预知的困难,既踏踏实实地搞好各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随顺社会上的现实因缘。愿观虚斋教学事业能得到更多有远见卓识的朋友们的支持,愿认同观虚斋教学理念、与观虚斋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家和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为推动灵性成长、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

  由于国家政策方面的限制,成立公益性的机构有许多阻力,我们可以成立“观虚书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的形式成立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但观虚书院仍然主要作为一个公益性的道场,其经济上的发展与收益都是为弘道的目标服务,都用之于弘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观虚书院是传播道禅文化的阵地,是尘世中的一块净土,其资金来源除了开展观虚斋教学课程的学费收入之外,主要是募集捐助,依靠那些对观虚斋教学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并从中受益的即“学生型”的企业家的赞助,也可以说服那些捐款建宫观寺庙的企业或宗教组织投资观虚书院的建设。因为现在寺庙宫观已经建得太多,一个寺庙若没有相应的人才在讲道弘法,实际上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观虚书院所开创的观虚斋教学,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数人的需要,传播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引导人们提升身心素质,寻觅精神家园。

  观虚书院的整体建设方案可以按照“两步走”的战略规划加以实施。

    第一步,成立观虚书院的实体机构与活动中心。在创办观虚书院的早期阶段,可以先在北京建立一小型的道场,有初步的办公与教学的场所,先行注册成立“观虚书院”的实体机构,作为观虚书院与外界联络的窗口与弘法教学的根据地。可对外洽谈合作,接受咨询;也可作为观虚斋的粉丝与学生小型聚会、教学的场所,举办小规模的观虚斋教学课程。可以借用或租用临时性的场地,逐步开展书院的一些大型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讲座、座谈等公益文化活动,也可不定期地开设观虚斋教学课程,形成观虚斋教学的品牌,逐渐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学员建立联系,赢得他们对观虚斋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待条件成熟时再建设正式的具有完整规模的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

    第二步,建成完整的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这是观虚斋弘道事业走向发展壮大的关键的一步,是我在尘世中讲经说法、传道授业的道场,也是观虚斋教学的实验基地,在此形成观虚斋教学的品牌影响力,所有后继的事业都将在此基础上开展。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应该完整地配备讲道的会议中心(讲堂)与禅修中心(禅堂)、学员宿舍、餐厅食堂等必要的学习生活设施,成为观虚书院的实修社区与大道园区。我设想观虚书院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传播机构,相当于在尘世间与社会大众直接打交道的新型寺庙。

完整的观虚书院道场不必建在大城市之中,应选择风水佳、环境好、交通便利的城乡一体化的地方,于乡村或山林之中独立规划、建设弘扬观虚宗风的弘法基地与实修社区,成为观虚书院的永久院址与弘扬观虚斋教学的精神圣地。“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保持观虚斋教学的灵性高度与智慧魅力,观虚书院即使建在深山无人之处,也一样会吸引那些真正想要寻求灵性成长的有缘人!

    观虚书院未来的发展模式,有两种设想:

    一种设想是将观虚书院建设成为一个“大道养生文化园区”,作为综合性的新型文化传播机构和实修社区,将旅游度假与修道养生两者紧密结合。在园区里面我们建立观虚斋教学的核心团队,既是专门的修道人士,也是观虚书院的工作人员。在外围是旅游休闲的观光胜地,在核心是学道养生的精神圣地。我们可以开设不同的修道养生班,让社会各阶层的人到这里来进行精神疗养与灵性提升。同时,经常性地开展弘道讲座,让来旅游的人可以品味精神的大餐。

    另外一种设想是,观虚书院也可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农庄”型的禅修社区。在城市里道路拥挤,空气污染,建设和生活的成本都很高,不适合长期禅修,所以观虚书院要走向广阔的农村,找一处风景好、气候佳的开阔地带,建设一个现代农庄;在农庄里设置禅堂、讲堂,有自己的食堂和宿舍,在那里传道授业、耕读静修。修行人自己种地种菜,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每天合理安排读书、修行和劳动的时间,早晚一起共修,经常讲经说法。除了专修的弟子是书院的常住员工之外,可以定期对外举办教学课程,接受各路旅客到书院旅游观光、静修养生。

    观虚书院的发展壮大,主要靠不断提升观虚斋教学的影响力。要通过观虚斋教学,让有实力的企业家得到真实的受用,从而对观虚斋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观虚斋教学的巨大价值,并愿意支持建设观虚书院。当观虚斋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时候,就可以独立拓展观虚斋教学的事业,逐渐将观虚书院建设成为设施完善、适合静修的大型社区。

  不管观虚斋教学事业如何发展,首先是观虚斋主人的修道成就、智慧成就,能够开创出观虚斋教学的系列修道课程和文化体系,这是最根本的基础。有此基础,具体如何开展,还必须随顺天下大势,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在机缘成熟时才可能成功地开展观虚斋教学的伟大事业。既勇猛精进,积极行动,又随缘自然,顺应时代,空有双融,悲智双运,如此才是菩萨的心行。

     必须始终记住:我们是在从事一项济世利人的伟业,而不是为了观虚斋个人的名利与野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诱惑与歧路,但我们必须始终高扬济世利人的主旋律,保持一个修道人的本色,走正道,扬正气。只要我们不计个人的成败得失,就可以进退自如。进则兼善天下,行有为之功;退则隐修自得,行无为之道。我个人不需要以弘道事业谋生,若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我们亦可潜心悟道,过隐居修道的逍遥生活。故虽努力耕耘,而心无增减,得失随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