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观虚斋
观虚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95
  • 关注人气:1,6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建“观虚书院”的初步构想

(2012-01-03 10:59:29)
标签:

观复斋教学

观复书院

培训课程

教育

分类: 观虚斋宗风

 

 

   我们有寺庙、道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有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宗教弘化事业;但宗教化的模式只适用于宗教信众,不适用于广大的社会人士。观复斋教学事业属于尘世中的净土,它将神圣的精神世界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广阔土壤之中,将宗教的核心精神以现代的思想方式与表达方式传达给普通的社会人士。我们不采取宗教化的形式,而是以一种生命智慧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教学;虽没有宗教的外衣,但其核心精神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有别于宗教场所的“道场”,它是一种文化书院,是传播精神产品、促进灵性成长的综合机构。它有教学的场地,优美的风景;既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有一定的旅游娱乐设施,是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与身心修养的理想的场所。我设想可以在郊区建立一所古典园林式的弘道学校,书院建有讲堂、静修室、宿舍、食堂等基本的设施和休闲健身的配套设施;然后在市区中心建立一处联络、办公的小型窗口,可用于处理接待、招生等日常事务。两者一作为前方,一作为后方,互为补充,相互配套。

  在北京建立一个示范性的观虚书院教学模式之后,可以将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创建一整套的教学课程与培训方式,培养一批教学师资,然后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加以推广,在后期适当地采用商业化模式加以运作。

    我倾向于团结一批认同观虚斋教学理念的道友,把弘扬观虚斋教学事业当作一种“公益事业”来做。观虚书院主要作为一个公益性的道场,是传播道禅文化的阵地,是尘世中的一块净土,相当于在尘世间与社会大众直接打交道的“新型寺庙”。现在寺庙宫观已经建得太多,大多流于形式,世俗化商业化严重。一个寺庙若没有相应的师父在讲道弘法,实际上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观虚书院所开创的观虚斋教学,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数人的需要,传播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引导人们提升身心素质,寻觅精神家园。

  观虚书院的建成,是我弘道事业发展关键的一步。这个书院相当于我弘道事业的根据地,是我在尘世中的道场,是我讲经说法、传道授业的理想场所。我想要在世间成立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弘道机构,引导社会大众进入精神文化的殿堂,超越世俗的欲望与自我,活出真我的风采,回归心灵的故乡。但建立弘扬观虚斋教学的实体道场“观虚书院”,需要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来赞助,也可以争取宗教界或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来资助观虚书院的建设。要充分展示观虚斋教学的灵性价值与现实意义,让有实力的企业家对观虚斋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观虚斋教学的巨大价值,从而愿意与我们一道共同为推进这一人类心灵的教化事业,奉献自己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力量。

     建设具体完整的教学设施的实体书院是今后的方向,但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理想;我们可以先借用相关资源把“虚体书院”成立起来,在法律层面上先注册成立观虚书院,这样可以用观虚书院的名义,借用各类场合开展读书会、座谈、讲座等活动,形成观虚书院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只是先借用各类平台成立观虚书院并开展相关的活动,树立起一面旗帜,慢慢再筹建观虚书院的实体道场。在广泛开展公益活动的基础上,就可以从其中选择合适的学员举办正式的“静心营”,培养观虚书院的内圈学生。

在成立观虚书院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我们可以与各类机构合作参与相关的公益或商业化的培训课程。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成立观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借用商业化的模式推广观复斋教学。从参与各类培训到建立自己的弘道机构;从开放型的公益讲座到针对观虚斋学员的静心营;从虚体书院到实体书院,这大体是观虚斋今后弘道事业发展的“路线图”。

  要始终牢记观虚斋教学的根本宗旨,确保弘道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自身的修道成就永远是弘道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所有商业化运作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弘道的公益事业。商业化是手段,而弘道才是目标;不是为了收费而去弘道,而是为了更好地弘道而收费,这是观虚斋教学的根本原则。

  在观虚书院成立之前,自2012年始,我们不再拒绝各类商业培训机构的邀请,愿意与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公司和大型企业等相关机构进行观虚斋教学课程的合作试点,参与各级各类MBAEMBA、国学、灵修等课程,让观虚斋教学课程经受社会的考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为最终实现观虚斋教学事业的各项愿景准备扎实的社会基础与现实机缘。

   目前重点推出观虚斋精品课程《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两天),每门课程可以单独开课也可以连续开课,观虚斋教学的完整课程包括五门课程和一次静心营(半年课程,每月一次周末两天)。有关观虚斋教学的完整体系,请阅《观虚宗风》中“观虚斋教学体系的新构想”一文。欢迎对观虚斋教学感兴趣的各方人士与我们联系,洽谈合作事宜,让我们共同为开展出更有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教学课程而一起努力!联系我们:

    电子邮箱:geguolong@sina.com

    教学助理(新弘居士):13691365962

   

 

                  戈国龙

              2012821日修订于观虚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心无增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