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义概说•法界观法

(2010-07-03 09:39:25)
标签:

禅修

止观

法界

杂谈

分类: 观虚斋妙悟

禅义概说

所有修道的方法都可以统称为“禅修”,这时的“禅”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实际上涵括了一切的宗教与非宗教的“共法”与“不共法”、“有为法”与“无为法”。广义的禅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禅定之禅,二是禅宗之禅。前者是定学,是内道与外道的共法,是一切真实修道体系的根基,通世间与出世间的种种修道之法;后者是定慧一体之果位觉悟之法,通一切以“明体”或“本性”为修法基础的果乘之法。一切修道体系,种种修道法门,可以“止观”而总持之,由修止而入定,由修观而开慧,由止观双运而入于定慧一体。修止则心缘一境而不动摇,修观则主动运用“正思维”而观察、观想,若无分别地观照一切,则为止观双运之法。修止之妙门为观息法,心息相依为入定之要,初学者可从“数息”入手,以“数、随、止、观、还、净”之“六妙门”而一门深入,可依次实证“四禅”,转化色身气脉。修观之妙门为观心法,心为万法之总持,若明心非实有,妄想本空,而悟本觉现成,当下如如,此可明悟心性,实证智慧,转化习气种子。又有法界观法,乃整体观,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之法界全体,可破时间相空间相,入于不思议无我法界,此为定慧一体之“圆顿止观”,通于禅、大手印、大圆满诸果乘之修法。以丹道“性命双修”学说而论,则修止修定对应于修命,修观修慧对应于修性,止观双运定慧一体对应于性命双修,而法界观对应于直接“炼神还虚”的最上一乘丹法。吾人处当今之世,不必拘一家一派之见,而应究根本实相,通达一切方便,总以破迷开悟、亲证实相为归。故各教各派,除邪教歪道之骗人利己者外,其修持之法,皆不离于止观,皆为广义禅修所摄,虽有浅深偏圆之别,然其修定之学本为共法,皆可作为初机入门之引导。禅定之禅与禅宗之禅亦本不可分,今日众生之根机,更宜由禅定而入于禅宗。故新时代之“禅七”训练,不必专循禅宗传统,宜创新方便,综合禅定实修与教理讲授,而最后以禅门见地开佛知见,引归向上一路,庶几可以下学而上达,会三乘而归一佛乘矣!

附:法界观法

——选自《探寻生命的奥秘》第七章“法界本自圆满”,第89-90页。

一,住法界。

法界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相无所相,假名实相。无人相我相,无生灭垢净,无时间相,无空间相。安住法界,即是法身境界,此境界无境界相,无能证所证相故,寂灭一味无对待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绝待境界。以无时间相故,无穷时间皆在其中,当下一念中圆满三世;以无空间相故,无量空间皆在其中,当下一处圆满十方。无量佛国,诸佛菩萨,不出法界;六道众生,亦不出法界。无生灭垢净相故,无人相我相故,能常乐我净。恒沙佛法,神通妙用,皆此法界本具。真空妙有三身四智,即法身境界之用。此即人类之精神归宿,人生之最高最后境界。此境界亦称大圆满境界,大圆满无对待,一切圆满,一花一佛国,一叶一如来,污土即是净土,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贪瞋痴即是戒定慧。不立见,见无所见故;不立修,修无所修故;不立行,行无所行故;不立果,果无所得故。见此理,即觉悟了的凡夫;证此理,即果位中的圣人。

二,做工夫。

住法界,转习气,即是做工夫。习气含摄粗重烦恼与微细无明,凡有所住,即是习气,须狠下决心,消灭于萌芽状态,“吹毛用了急须磨”,不可有丝毫放逸。念起即觉,真妄同时,烦恼如梦,本不可得。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大丈夫自觉自在,不逐物沉。习气之根本在情欲,须透过此关,彻底除执,于欲自在。凡有住相,有执着,无论世间出世间,皆须一刀斩断,住于空性,即无所住而生心。如是修行,必能成就。在一切烦恼大海中修行,一一透过,火中生莲,此是真工夫。真修行人,无时无地不是修行的好用功处,决非觅清静之地逃避现实。现实中之一切,皆是磨练意志的地方。

三,起悲心。

吾人修行,为度众生,凡有所悟所得,皆回向一切众生。精进于道德学问,通达种种方便,然后以大悲心去做普度众生的事业。悟道穷理是体,度生事业是用,自觉而觉他。

度生亦是修行,不执着而随缘,立足当下之现实,做力所能及之工作,知其不可而为之。“坐水月道场,行梦幻佛事”,悲心与智慧等持,不可由悲生障也。

如是见地透彻,工夫扎实,行愿广大,必能一生成就自利利人之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