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问:关于佛学的本体论

(2008-03-06 08:54:15)
标签:

文化

分类: 观虚斋问答
 

  

   问:请教戈老师,读您的文章很受用,也很爱读,并启发了我的思考。首先,“缘起空”是否是“分析空”呢?其次,“缘起空”与“毕竟空”是一样的吗,若如是,又何异呢?再次,“性空学的两个向度”一文所叙可用“即体即用”、“体用相即”来概括。然此“体”可以说成是“本体”吗?中观学其实仍是否定存在一个单一、不变、永恒的本体的,中国佛学所谓“性空妙有”、“体用相即”之“体”是否只是一种“本质”呢?也即是说,中国式佛学本体论其实是一种本质论(本质与现象),换言之,中国佛学严格说来并不存在真正的本体论,因真正的本体论是不会“性空妙有”、“体用相即”,与形而下的现象搅在一起的。望多多指正。学生罗时光敬上。(博主按:此为博文“性空学的两个向度”后面的评论,今专答于此)

 

    答:空义深微,在佛学中有种种可能的意义,而缘起无自性之空是其根本义。此不同于一般所谓的“分析空”,因分析空是通过解析事物的构成而至于某种极微,由此而说事物空,然此极微未必空。而缘起空则否定有任何不待缘成的“自性”,万事万物当下当体即空,不待分析而后空,所以也就是“毕竟空”。
  而“本体”一词,本身可有不同的意指,若本体为永恒不变之实体而与诸现象割裂,则为性空义所破斥之有自性者。然“性空学”一文所欲厘清者,即于缘起法中亦可说有“功能妙用”之本体,万事万物因缘起而为一体,此一体之所以可能的根源,联系万事万物之基础场域,诸佛神通妙用与大悲事业之根源,法界秘密不思议之缘起实德,亦有其“本体”义,故空非顽空,非一味否定,空之正面开展即是大圆满、大充实、大生机也。
  “批判佛教”思潮从内部否定空义之此一向度,割裂真空妙有之统一,而儒家理学等从外部批评佛教,则正以佛教之空义为虚幻,无存在之根源,此则为不解空义之即空即有,而亦成割裂也。佛教为中道圆融之智慧,说空不落断灭之无,说有不落现成之实,必真空妙有同时俱足,悲智双运,方为大乘佛学之根本精神。
  至于你说的“体用相即”、“本质与现象”等概念,都需首先澄清其用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非本质,反而是否定任何事物有独立不变的本质,但此无本质也可说为一种存在的本性,空即事物本来如此、原本如此的真相。其余,“性空学的两个向度”一文已及,此处只作一点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