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我是谁

(2007-12-05 18:49:08)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观虚斋教学
 

  应社科院亚太所的邀请,今天出席了亚太所每周一次的午餐演讲会,我作了“我是谁?”的演讲,对宗教的核心精神作了一种生动而有力的提示。今天的演讲比较成功,虽然我没有准备讲稿,只列了一个简单的提纲,但近一小时的演讲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既有深度又较自然。因为这次演讲,没有任何专题的限制,不像上次为宗教局干部培训班上课,有特定的要求和特定听众,只能传授知识,所以这次可以自由地讲我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发表我的研究与体悟的心得体会。演讲后一边午餐一边继续交流,回答听众的提问,在热烈的气氛中与听众进行了交流。现在我的演讲水平日趋成熟,有机会可以多出席一些演讲会,慢慢融入社会,把自己的修学心得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分享,在“自觉”的同时开展“觉他”的事业。但是,自觉永远是基础,没有足够的高度,就容易在社会性的活动中迷失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安宁,在最内在的中心永远一尘不染。除了智慧的分享,我们一无所求、一无所得。

   一般来说,演讲有三种准备方式,也可以说是三层境界:一是事先把要讲的内容写成讲义,讲的时候基本上照着讲义讲解,一般领导人作报告也是如此,先提出要点请秘书写出报告,自己再念稿子。这是演讲的下乘境界。二是把要讲的主要思路、主要问题写成演讲提纲,列出一些最基本的材料,讲课时再围绕提纲作临场发挥,随机而讲,如果录音下来,就可以成为下一次讲课的讲义。这是演讲的中乘境界。三是演讲前基本不作具体的准备,演讲时把自己的学识充分调动起来,发挥演讲的艺术与口才,像大师讲道一样应机说法。这是演讲的上乘境界。我现在如果要演讲,较适合用第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太死板,第三种方法我现在还达不到那种境界。上次讲“佛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命题作文”,需要我自己对此主题作一个全新的整理与思考;今天则不然,基本上未作准备,只是以一个主题为线索随机而说.

山风按:以上是今天的日记,因为演讲没有讲稿,也没有录音,所以无法提供具体的演讲内容,抱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