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观虚斋
观虚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95
  • 关注人气:1,6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逆之观

(2006-05-02 09:38:03)
标签:

佛学

分类: 观虚斋妙悟

观照的意识,最后都指向能观即所观的能所一体状态。但这个观照有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种是顺观客体或所缘境,意识的目光指向一个所观的对象,然后完全沉浸在所观之中,完全变成那个所观本身,这样能观即所观,能所一体而入于无分别之境。大多数修止入定的法门都可归入到这种意识运用的模式之中。

一种是逆观那个能观的主体自身,意识之光自己照亮自己,是意识本身的自觉,这时所观即能观,能所一体而入于无分别之境。这是属于逆觉见性显体的法门。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保持主体的有意识状态,而意识所观不是某个指定的客体,而是一切在意识中自然显现的意识对象。这既可以是显体之前的修道功夫,也可以是显体之后由体起用的生活妙用。

从观照所指向的目标而言,一种是负向的,就是清楚地觉察有限自我的活动,观察人的机械性的业力之流、妄想之流;一种是正向的,就是清楚地显现自己的无限本性,而所有的杂念浮云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无限本性是从主体意识上来说的,如果把它扩展为一般的普遍的存在,则它即是无限的本体,因为无限就是一,不可能有二,所以本性即本体。

这个本体,从其觉悟的意识方面说,则是上帝意识;从其超越主体客体的浑一状态而说,则是道。人们修行只不过是超越那个本来就是虚构的有限自我,而记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真相:我即无限。道,上帝,真主,佛,基督等等,不过是无限存在的种种异名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风吹拂
后一篇:见道非成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