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平已出版的本版学术著作简介

标签:
学术著作介绍杂谈 |
出版社推荐评语:一个古老的帝国被发现了,一个古老的谜团被解开了,但历史却又留下了新的谜团,人们在钦佩古人的成就时,又在思索三星堆这个文明的来踪去迹。本书,讲述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一部扑朔迷离的远古传奇,一批震惊世界的国宝重器,一座神奇梦幻的艺术殿堂。
二、《中国孔庙》,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编辑:陈红、周小工。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孔德懋作序。获四川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出版社推荐评语:本书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科学地总结了2000多年来中国孔庙的产生、发展、繁荣,并向海外传播的历史,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孔庙建筑形式的演变规律,向世人展示了孔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式样、祭孔礼仪、祭孔乐舞,这对于孔庙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各地孔庙建筑的维修、建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史料和理论依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孔庙在国内外发展演变历史的著作。
三、《绵竹木版年画》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精装、简装。编辑:谢雪。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作序。四川省社科院2005年巴蜀文化中心资助课题。
四、《四川崖墓艺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编辑:陈红。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民族研究研究员李绍明作序。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05年重点课题。获德阳市政府第五届社科评奖二等奖。
出版社推荐评语:作者通过长期的基层文物工作积累,并深入巴蜀崖墓分布密集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将100年来巴蜀地区崖墓考古研究的各种材料,从考古学、美术学、民族学等学科入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比较,从而科学、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巴蜀崖墓的发展及演变规律问题,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四川崖墓艺术发展史的学术专著。
五、《四川画像砖艺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出版。编辑:陈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作序。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07-2008年重点课题。获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美术奖)。
出版社推荐评语:本书将四川画像砖视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以及在西部地区的演变发展情况的深入探讨,展示其在巴蜀文化体系研究中的价值,从而揭示出四川画像砖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汉代美术考古中的学术地位。这是国内第一部较全面较系统地研究四川画像砖的学术著作。
出版社推荐评语:《四川画像石棺艺术》对中外石棺装饰艺术的深入观察,大量的考古材料的综合运用,对一些重点地域进行实地考察,使得其论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这部学术著作中,史论结合,图文并茂,科学地总结了以四川画像石棺为代表的中国石棺装饰艺术的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了四川画像石棺作为墓室装饰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四川周边(巴渝、滇北、黔西)、中国北方石棺艺术的比较,通过将其放在东方文化圈中与西亚、北非、欧洲线刻石棺、浮雕石柏装饰艺术的比较研究,确立了四川石棺装饰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书中将四川画像石棺艺术放在中国西南地区巴蜀文化区,站在东方文化圈的高度,来比较西亚陵墓石刻艺术,来比较欧洲教堂陵墓石棺浮雕艺术,期望会得到更加丰厚的收获。
七、八:《中国绵竹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下卷。精装。编辑:侯荣、谭昉。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四川省省文史馆馆员江玉祥作序)国家新闻出版基金2010年重点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