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办校要转公办校,你慌了吗?

(2021-08-09 11:10: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升学
最近,教育部及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家长们都有点慌了,在读的担心教学质量是否有变,列为民办校的担心以后进不去了,新政会对民办校造成哪些影响呢?我们来一一解读一下。
政策明确提出了“公参民”学校的界定范围和解决方案,
(一)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校
(二)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含具有财政经常性经费关系的其他单位、政府国有投资平台、政府发起设立的基金会、国有企业等)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校
(三)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可以继续举办民办校。
我们逐条分析
1、独立法人、财会核算、毕业证发放,很容易解决
2、独立校舍及设备,对有些学校尤其是跟本校基本融合的民办校来说, 切割是个麻烦事儿。如人大附中分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清华附中实验学校,既是公办校单独举办的学校,在师资、校舍设备方面又跟本校有着无法切割的关系,需要尽快分割解决。北大附实验学校的畅春园校区可以独立,清华附中也有稻香湖校区,今年新增的神秘学校——锦秋学校,则很有可能是人分的新根据地。至于长期租借在十一学校中的建华实验学校,可能真的要搬家了。
3、专任教师队伍,这条会影响比较大,毕竟有本校师资也是一些民办校的大亮点。后续是回归公立体制内,还是放弃体制内待遇,坚决留在民办校,就看老师们自己的选择了。
4、独立招生: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招生这一块了。无论是小升初阶段还是中考阶段,通过民办校为本校招收生源,一直都是“点招、签约”的法宝,一旦切割开来,生源可能会受到影响。
5、**学校分校,这样的名字要么正式成为公立校,要么就得换个名字了
6、小区配套的义务教育学校,新建的一律为公办,已经有的能改公办改公办,不想改的要承接政府采购学位才能继续办学。也就是说,除了业主的娃免费上了,周边娃也可以由政府付费来当免费生了。

民办校在校生家长别担心,政策明确说“一省一方案,力争两年左右时间,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平
稳过渡”,已经给学校留出了应变的时间,短期内是不会有动荡的情况发生。

对于目标校是目标校的家长来说:民转公确实是好事,比如西城的三帆,十三分、朝阳的朝外,陈分,都是优质民办校转为优质公立校,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小范围内学区房会涨,以外地民转公的成果看,优质民办校全面纳入学区划片的范围,虽然多校划片,但是本学区进入优质校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关注变化,随时调整孩子的学涯规划,将是每个家长一定要做的功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