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中歌》--番外结局(九)

(2009-09-27 14:24: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长书品读

明月如水,云歌双手枕头,仰躺在草坪上,刘弗陵躺在她身侧,呼吸轻而漫长,当云歌以为他已经睡着了的时候,他突然开口:“想不想听?”
别人定然听不懂,但云歌与他的灵犀早已无间融洽,“你要讲我就听。”
“你想听我就讲。”

两人都笑了,云歌没看他,却可以感觉到他嘴角的快乐一勾,“是母亲要我学马语的。”
钩弋夫人是个绝顶聪明的女子,她知道揣摩皇帝的喜好,也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皇帝最需要的那种接班人,

她点上能让人精神恍惚的奇香,在皇帝最沉醉的时候幽幽的问:“陛下,您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

出乎意料,这个衰老的帝王迷糊时给出的答案,既不是他得到一个又一个绝代佳人的消魂时候,也不是他建立无数丰功伟业,听万人叩拜“皇上万岁’的辉煌时候。
他内心深处,最快乐的时候,是少年时,与卫青等一干私人的亲兵策马飞驰,打猎练箭的时光。

那一瞬间充满青春自在的欢笑,没有防备心机,几乎可以忘记君臣的界限,只有朋友。

此后的刘彻,再也没有这样的时光,高冠广袖的帝王最喜欢看霍去病踢蹴鞠时的飞扬,但霍去病却看不懂那目光中的惆怅,年轻时的皇上也擅长踢蹴鞠,可是他却不能踢了,因为没人敢跟他争抢,没人敢赢他。

钩弋夫人终于明白刘彻为什么将卫青的墓离自己的陵墓如此之近,那是纪念自己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她听说过,曾为骑奴的卫大将军最爱马,亲自给坐骑喂食,有人说他会和马说话,无论多暴烈的野马,一到他手上,就成了生死之交的兄弟一般。

于是年幼的陵儿在母亲的多方安排之下,从一个看马的匈奴老头身上,学到了中原几已绝迹的马语,当父皇看到四五岁的孩子,虽然不能拔剑刺虎,箭射天狼,却能轻而易举让烈马俯首贴耳之时,自是惊喜万分,在未来的太子之位上又加了一份筹码。

而那个懂得马语的老人,不久就无声无息的消失掉了,母亲不会允许其他竞争者们得到这种本事----

云歌听到这里,身子一颤,低声道:“你可以不必跟我说的。”

“我不想瞒你。”刘弗陵安静的道,“你知道吗?长安城善良高贵的小姐们,最爱用的香脂,那是将一种蛙类四肢斩去,才能分泌出的油膏制成,我看上去纤尘不染,那只是因为别人把血腥肮脏的事情都替我做了。”

云歌握住他的手,轻轻描着他的掌纹,“你叫刘弗陵。”她一字一字的缓慢念着,“刘、弗、陵”。
这是她第二次叫他的名字,他记得前一次,还是在除夕夜的典礼上。透过龙冕垂落的珍珠,他看着她两片樱花般的嘴唇微微开合,吐出误尽她一生的名字。

“我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是好人。”
“只因为你是你。”

桌上点起了熏香,洗脸水温热得刚刚好,床褥松软得好象天上的白云。云歌却无睡意,卸下了簪环,披着头发跑到梓郁的房内。

这是小时候的习惯了,每次梓郁出外回来,她都要看看梓郁又画了什么好画。海市蜃楼就曾在她的笔下数次出现,还有西域最美的舞姿,共有十三幅,还有喀纳斯湖湖水的二十种颜色,据说娘亲为了找到能符合原景的颜料,把一个波斯商人最宠爱的歌姬都扣了下来,逼着那商人去找---- (注)

“喀纳斯湖湖水的画呢?”云歌问。
“夫人送给了孟公子,就是来提亲的那位,他带了厚礼来,还抚了一曲“蒹葭”,你倒跑得影儿都没了,夫人说过意不去,就拿了那批画做回赠。”

云歌正翻找图画的手指一顿。

梓郁没注意到她的神色,继续道:“他抚琴的样子真像仙人一样,我后来也画了一张,喏,在这里。”

画面是自家庭院中的蔷薇花架,艳红如火的花瓣,却毫不顾惜的缤纷落下,随着那画中人听不见却犹如萦绕耳间的琴音,一瓣一瓣落在那雪白的长衫上,只剩了那骄傲的刺。
仿佛他一边抚琴一边还会抬头淡淡的望向自己,乌黑的头发垂落,遮住了一边的眼睛,眼中的晶亮狡黠竟有些像雾中的灵狐。

云歌怔怔看的,却是画末的题语,“这是---”

“这位孟公子脾气好得很,听说你不见了,他也没生气,彬彬有礼的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告辞,我和相逢姐姐送他出门,他仰首望着天边的白云,突然低声说了句什么。”梓郁一边整理着笔墨,一边回忆,“我没听清楚,问相逢姐姐,相逢说这是一句佛经,画他的时候,我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这句话,记在了画上。”

云歌轻声念了一遍,那个玉中之王,本以为不在乎却紧张得不得了的提亲,这一曲蒹葭精心准备想要打动百灵鸟,谁知她已经飞走了,那一刻有着什么样的心境才说出这样的话?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

(注:见《大漠遥》九爷与玉儿对话:听牧民说喀纳斯湖的湖水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时时变换颜色,有湛蓝、碧绿、黛绿、灰白,将近二十种颜色,我随着狼群去过两次,只看到过两种颜色。”“那我们索性在湖边住上一年,把二十种颜色都看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