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柯林斯遇上德鲁克

(2011-01-07 11:08:51)
标签:

财经

分类: 破玄:老子的密码

在《破玄:老子的密码》(德经卷)里,我们讲过“孔子见老子”的故事。而这一章的夜话要讲的则是20世纪管理学界两位大师相见的故事,犹如“子见老子”现代西方版。这两位管理学大师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备受企业家们的推崇。他们就是“天才小子”吉姆·柯林斯与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1994年,36岁的吉姆·柯林斯刚完成了他的管理学专著《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当时他在管理学界还是个Nobody (无名之辈),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因写《基业长青》的缘故,当有记者采访他时,问到他最景仰谁,柯林斯说当然是彼得·德鲁克。多年后的吉姆·柯林斯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那位记者又问了他一句:“你是否想见德鲁克一面?”柯林斯说,“我说好,却从未想过真能见到他。”当年德鲁克已是85岁高龄,德高望重,绝对的Somebody(大人物)。业界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德鲁克的威望和人气,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的森林里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当年柯林斯的不敢奢望,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当有一天,柯林斯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另一端的人说,“我是彼得·德鲁克”时,柯林斯楞了一下,狐疑而不信,“是吗?”对方说,“对,我是彼得·德鲁克。我想邀请你到我家来做客。”柯林斯继续怀疑自己是否做梦,喃喃地又说了一句,“是吗?”对方接着说,“你能不能安排出一天的时间来我家,我想要向你学一学。”柯林斯这时已经呆掉了,又重复了一句,“是吗?”对方接着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是真的很开心你能到我家来。因为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不便再舟车劳顿或搭赶飞机了,所以希望你能过来。”柯林斯听到这里,这才反应过来对方就是大师德鲁克,自己不是在梦里。他连忙应承道,“好,好,好,我一定去。”

1994年12月,吉姆·柯林斯驱车前往加州的克莱蒙特拜访彼得·德鲁克。那一天与德鲁克的会面,彻底改变了柯林斯的人生。

柯林斯说,别的管理大师都试图给别人指点迷津,而德鲁克却依然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学生。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而德鲁克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路径。最让柯林斯难忘的是,当他与大师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临告别时,他对德鲁克说,“我如何感谢您?我如何报答您?”德鲁克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年轻人,你已经报答我了,从我们的谈话中,我已从你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另一句是,“年青人,走吧。走出去,做一个有用的人。”柯林斯果然没有辜负德鲁克对他的期望。继写完《基业长青》之后,他又写出了《从优秀到卓越》,这两本伟大的著作也让他成为了继德鲁克之后的另一位为世人瞩目的管理大师。

德鲁克赠给柯林斯两句临别的话真是太棒了。第一句体现的是人的胸襟;后一句关注的是人的价值。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才华而又穷困的年轻人遍地都是。因为有才华不一定有胸襟,懂得感恩;没有胸襟和虚怀,也就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对人有用的人,也就是有价值的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三个字:有效性。人的才华必须体现为有效性。如果一个人不能把才华用于实践之中,不能对别人有用,才能本身毫无价值。没有价值的才华,也就不会赢得财富。

最后我们来看看柯林斯自己怎么叙述与德鲁克的关键会面是怎样改变了他的人生:

“ 我对德鲁克的第一印象是温暖,以及他真正对我这个人及跟我谈话感兴趣。他就像一个喜欢在壁炉边接待学生的和善大方的老教授,只是他恰好是个天才。我特别被他的为人所吸引,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学识丰富的非常和善的老人,就像拜访你最喜欢的老师。

“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他一开始就问了我很多问题。要知道他是伟大的德鲁克,已经86岁了,而我才36岁,还没真正做出什么成绩。他询问我对什么东西好奇、感兴趣,对设计自己的道路怎么想。我们谈到具体的想法,但更多是对独立道路的抉择。要当企业家有很多种方法,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司,但那不是我的道路;除了传统学术路线,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思想家,走自己的路。他真正帮我树立了做一个企业知识分子和思想家的信心。

“……有些事情我一直没有忘记。德鲁克给过两三个对我非常关键的建议,第一个就是我必须努力思考不做什么。他曾问我:“你是想打造出不朽的思想,还是不朽的组织?”我说是思想。他说:“那你就不能建立组织。”这是我真正的转折点。当时我正在放弃传统学术道路,建立一个咨询公司、一个组织是很自然的选择,但德鲁克说:“你应该专注于打造思想而不是组织,让其他人去建立组织。如果你去建立组织,就会(把精力和注意力)从建立思想上转移开。”这是我的决定性的关键时刻,从此我放弃建立组织,因为我的任务是建立思想。这是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也一直在努力保持的。

“德鲁克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建议,直到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其价值,并以此指引人生。这就是应该少关注生存和成就,而是更专注于如何成为有用的人。他的关键思想之一就是,如何让你对世界有用……”

 

*摘自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破玄:老子的密码(道经卷)》,作者王扉。2010年由该社出版的《破玄:老子的密码(德经卷)》日前获得人民日报、人民网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好书提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