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扇门。结识一个人,看到门后的世界。只是喜欢这句话,就抄到了这里。
这一周,我的运气似乎好得出奇。
周一,一篇稿被中央社转载,参加国新办记者会,获得该场的首个提问机会。周二,两篇昨日写记者会的稿件被多维转载(我心知这更多是依赖了小敏兄做的“嫁衣”漂亮);周三,再度参加国新办记者会,竟再次获得提问机会。
写记者会的稿件都能被海外媒体转,一周两度记者会两度被新闻官点到,同事皆称太有运气。
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给我机会的两个人,一个是港馆要闻版的编辑黄小敏,一个是就是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鲁广锦。
今天,记者会散场时,我走出国新办办公大楼时,竟巧遇这两次记者会的主持人鲁局长。他刚送别嘉宾折回办公楼。在上下台阶错身而过的瞬间,我向他问了句好,“谢谢主持人”。鲁局长笑笑,伸出手来,和我握手道别。
是昨天晚上临时接到的任务。
领导说明天上午国新办有记者会,你去。我问,什么内容?领导不悦,说,你还挑活?我赶紧打住,其实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好做点准备。上中国网,只查知是有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与外交部、国台办的记者会相比,这个事情是有点不那么很扎眼。难怪领导会误会。
早上八点半就衣冠楚楚地出门,拦的往国新办奔。怕堵车。“首堵”的威名不是浪得的,是有口皆碑的。不过,今天和礼拜一早上一样出奇地顺。九点十分左右就到了目的地,好运气啊。要知道,有次我打车去故宫,就是在去国新办同一条路的中段,我就走了一个多小时啊。
早到发布大厅的好处是,可以从容地挑一个好座。一举手主持人就能看得到。今天,从第一个提问起,我就开始举手,鲁局长显然是认出了我,前天第一个发问的大公报记者。但他的视线并不在我身上停留。我心想,看情形今天可能不会给我机会了,但又有点不甘心,那就继续举吧。到了第五个提问,鲁局长突然点了我,跟上一次一样,让我猝不及防,不敢置信。
有点紧张。提问有点点语无伦次,但还是把自己刚才看材料想到的问题表达出来了: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的回答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谁要搞政绩工程摊派,让农民增加负担,就取消它这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