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两会”闭幕,又是总理记者招待会,贴上去年的一篇文字。
那时我还在凤凰周刊,临时被《大公报》借用,首次参与“两会”报道。
今年是二度跑“两会”,只不过东家已换成百年老店的《大公报》了。


第一次参加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700多人的大阵仗,我抢到的位置不是很靠前。隔着点距离看总理,印象最深的是总理那双会说话的手。
开始有意地统计总理的手势,是在听总理在答第一个记者问。那是新华社的记者,他问“宏观调控”,总理说得很感性:“打了一套‘组合拳’”,并用手比划了一下。后来我才发现,整个记者会,总理的表情都比较平静,语速语调也比较平缓、没太多变化,惟一有戏的是总理的手。我粗作归纳整理,总理的手势光伸手指就有伸一个到两个三个不等,还有“教师夹粉笔”式的握拳,还有“掐指算数”式的手语,还有手掌先前倾“迎客”式、随后回至胸前“诉衷情”的“组合拳”。这个“组合拳”出现在总理引用印度的古诗来结束答问答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时,“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那是印度3000年前的经典《奥义书》里的句子。总理深情的吟诵和手语再次征服了台下的记者,全场掌声雷动。
在此之前的一次掌声响起,也与总理的一个独特的手势和一个经典引句有关。那是在答问美国CNN的记者有关“反分裂法”。总理一只手伸出一个手指头,比划出一尺宽度来感慨万千——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最后总理说,解决台湾的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国干涉!说到此处,我看见总理扬起的手轻轻地落下、下意识地有个拍案的动作,语调不高但透露着庄严,全场掌鸣如雷。
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为近距离一睹总理的风采,我挤到了最前面,恰好总理退席是朝我这边走来。总理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们挥手,挤在最前排的记者也纷们向总理伸过手去,希望能握上总理的手。我对着总理说“总理好!”也伸过手去,在众多的手中总理竟抓住了我的手,回了句“你好!”总理的手软软的但很暖,那是我一直在盯着它“说话”的手。
前一篇:爱情词牌三章之 雨霖铃
后一篇:“快人快语”与“贴心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