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七----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与石牌

(2025-01-10 09:25:39)
分类: 历史文化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为本人看书截图所得。欢迎转发,谢绝转载。转载需本人许可。


吴翌凤(17421819),是清著名藏书家,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初名凤鸣,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今苏州),藏书家吴铨后裔。

吴翌凤在四十多岁时,编成《古欢堂经籍略》一集,不久,湖北巡抚姜晟,“远致羔雁,延课其子”,于是吴翌凤携家入楚。1788年,姜晟离开湖北,“先生为楚中士大夫所扳留,坐皋比,教授诸生”,1796年又到湖南浏阳任南台书院山长。“凡往来于楚之南北者二十七年,然后归老于故土。”(引号内文字来于石韫玉《吴枚庵墓志铭并序》)(石韫玉还给舒位写过传,见的我《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二----清戏曲家诗人舒位与石牌》)

 

姜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任湖北巡抚,我在《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一----清代学者王昶与石牌》中提到的王昶,在自己的《雪鸿再録》中有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8月,他们二人在荆州相见,当时因为荆州溃堤,受灾严重,“武昌水亦入城”,“汉口巨镇悉没于水”,“武昌江面本八九里,今宽至五十里,望汉口更浩淼也”,由此可以想见当时湖北水灾极严重,姜晟因此被乾隆帝免去湖北巡抚一职。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三----清许兆椿与石牌和石牌吴氏家族》中提到的许兆椿的《秋水阁杂著》中也提到了乾隆五十三年荆州水灾。

吴翌凤的大部分诗文均收于《与稽斋丛稿》,在卷八、卷十中,有几首诗,是他当时乘船经过汉江时所作,如:卷八《经沔阳怀舒约亭》、《江行遇雪》、《晚泊石簰》、《过九龙滩水溜风逆不得上久之乃泊》、《襄阳》,卷十《鄂城録别四首》、《留别诸同好》、《正月十一日潜江舟中作二首》、《舟中望马良山积雪》、《舟夜二首》、《江行杂诗六首》、《萛抵襄阳二首》等。   

卷八诗作时间为17889月至1789年,卷九诗作时间为17895月至179111月,卷十诗作时间为179112月至1792年,卷十一诗作时间从17929月起。

卷八和卷十这些诗,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是乘船经过了沔阳、天门,到沙洋马良、石牌、钟祥、襄阳,而且应该都是冬春季节,因为都写到了雪。

卷八《江行遇雪》之后就是《晚泊石簰》(之前我说过,古籍里很多将“石牌”写作“石簰”的,如乾隆《湖北郡邑道里图说》,王昶的《滇行日录》,舒位的《石簰村等),从“三月东风吹鬓老”一句,可以得知作者应该是在1789年春之季经过石牌,然后作者经过了汉江段钟祥九龙滩段,因为风大水急,好不容易才泊船。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五---清云南名士师范与石牌》中的师范也曾经行船于汉江钟祥九龙滩段,写下了《阻风九龙潭感赋》。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七----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与石牌


卷十的《正月十一日潜江舟中作二首》可知,作者是1792年再次坐船经过钟祥,《舟中望马良山积雪》一诗中有小注:“己酉岁曾泊舟于此”,再次可证明《晚泊石簰》是1789年写的,也可证明《舟中望马良山积雪》是作者当时行船经过石牌,远望马良山时所作。《舟夜二首》《江行杂诗六首》两首诗则是从石牌到襄阳段所写,后面则是《萛抵襄阳二首》。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七----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与石牌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七----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与石牌

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七----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与石牌

        以上是经过汉江段的几首诗,现将《晚泊石簰》及几首经过钟祥汉江段的诗摘录如下:

晚泊石簰

马良青不断,春溜滑于油。

萛雨停孤舫,寒镫出驿楼。

客程迷水次,乡梦乱更筹。

明发扬舲去,滩声殊不休。

 

舟中望马良山积雪

泊水裔,寒气入窗牖。

疏林净浮烟,澹日上穹岫。

鳞鳞数峰雪,一溪溜。

断水珠规圆,细路玉绳袤。

攒瑶篸,的皪嵌云宾。

迎眸开晃朗,散意豁疏秀。

顿令诗思清,愈觉山容痰。

平生爱岩壑,隹处每接構。

容兴记昔曾,(己酉岁尝泊舟于此)飞腾喜今又。

叵耐俗械緾,冲寒但延脰。

饥雪可餐,砺齿石可潄。

山灵计追攀,分遣猨鹤守。

寄语白?翁,得闲傥来就。(山以马季长得名)

(注:应该是马季常,即马良)

 

舟夜二首

其一

轻舟和旅雁,夜夜落寒汀。客况只如此,吾生已惯经。

人烟沙上市,镫影驿边亭。候吏休吹角,劳人不耐听。

其二

船喜同时集,窗憐一面空。恣看波上月,生怕枕边风。

忆远书难达,怀乡梦未通。颿樯尔何物,亦自困英雄。

 

江行杂诗六首

仆本吴乡士,孤踨滞樊笼。

举足不得骋,遂落塵网中。

昔为出山泉,今为断根蓬。

泉濁有时清,蓬转将安穹。

残腊上江舸,百感纷内讧。

既为物所役,安能守夷冲。

挥手谢送者,愧彼冥飞鸿。

其二

陟山畏山高,渡水畏水深。

冲寒泝清沔,天风号远林。

愁多难决绝,欲云还沉吟。

华士竟春荣,谁能知我心。

引领望修涂,眷彼同巢禽。

落羽一分飞,江湖阻徽音。

萧然拥衾卧,清泪霑衣襟。

 

其三

经句厭水宿,别绪不可理。

忽见山光横,游子为色喜。

悠悠内方去,瀰瀰汉江水。

云水清且闲,我心亦如此。

萛禽撇波来,翔集立中沚。

夕阳移樯竿,顾影忽惊起。

机心何处无,感喟鸟能已。

 

其四

荒涂无令辰,岁序去如瞥。

既伤客中身,复此江上雪。

翳翳寒空徧,萧萧远林滅。

熏炉无余温,尊酒不时设。

瑟缩坐篷窗,展转忆岩穴。

草堂鄂城偏,柴扉萛寒闭。

墙东老梅树,知壓冻梢折。

 

其五

雪霁风更严,扁舟向晨发。

可怜百丈子,层水冻伤骨。

远烟弱不高,淡日翳仍没。

枯坐谁为欢,妄念起?勃。

非无身世谋,自顾慙短发。

蹉跎失壮心,令节又元夕。

不见春诚镫,寒波荡明月。

 

其六

吾希汉庞公,名山惬幽屏。

春风药草香,白云护峦岭。

道高物不累,节坚意弥静。

至今泝芳嶶,迢迢迈箕颍。

鸿鹄巢深林,见色乃机警。

一为世所移,有志何繇骋。

亭亭鹿门山,怀贤但引领。


作为汉江之滨的一个商业重镇石牌镇,明清时期,往来汉江行船的官员、名人,太多太多了,他们留下的文集中,很可贵地留下了石牌的记录,虽然不多,但是弥足珍贵。目前我看到的古籍还很少很少,只是沧海一粟,就已经找到了几十首,不知道在更多的古籍里,还有多少关于石牌的记录等着石牌人去发现呢?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希望有更多人,秉怀一颗对家乡的热爱之心,去查询更多的石牌历史。

 

附我目前找到的诗:王缜的《泊石牌》,鲁之裕的《石牌早行》、王昶的滇行日记与诗作《自汉江至江陵道中作》(组诗)、黎兆勋的《石牌镇感事》与《崇果寺七铜佛歌》,吴其濬的《泽口》、王景彝给周鲲化题写的《题周熙楼叔祖画墨兰》、吴翌凤的《江行遇雪》、《晚泊石簰》、《舟中望马良山积雪》、《舟夜二首》、《江行杂诗六首》、舒位的《石簰村》、赵文哲的《自汉水放舟南下即事二首》与《雨》、师范两次行船于汉江钟祥段时留下的数首诗、吴晟的《诒园》、许兆椿过汉江时写的数首诗、刘士璋给石牌吴氏家族写的十多首诗,等等。(吴其濬、舒位、吴翌凤、姜晟、王昶、赵文哲、师范、许兆椿均在《清史列传》中有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