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一
(2022-11-04 13:25:35)分类: 历史文化 |
古籍里的石牌之一
近日看了几本书,忍不住将书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摘抄下来,大部分与石牌有关,涉及石牌物、石牌人、石牌事等等,分几篇整理,此为第一篇,比较综合,后面几篇则分类记录石牌,希望可以记录一些石牌历史,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以下内容,除特殊说明外,内容均摘抄于各个版本的《钟祥县志》。
桥梁
王家桥:石牌,(钟祥)城西五十里,康熙中邑绅王作楫建。
泗水桥:石牌西。城西百里。乾隆中胡靖国(石牌人)捐修。此外,尚有一眼朱家塔牛践冈诸桥散在城西一带,皆靖国所建。
古稀桥:在石牌西北三里许,里人陈万殊,年七十,戒子孙勿为觞宴麜费,集其资捐以成桥,因名,乾隆二十四年(1759)(同治版本县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民国版本县志)建。《石牌镇志》上为乾隆三十四年。
坊表
石牌有刘栻妻邓氏,刘家榕妻王氏
寺观
文庙:在石牌凤台书院,后改为公立小学,有山湖田百余亩。民国十八年为驻军所毁。
(本人注:《石牌镇志》上提到此书院时,说“顺治五年,荆西道石凤台修学府”,我认为是对此句话的误解。石凤台,字翥云,山西阳城人,明乙丑年进士,顺治三年(1646年)任荆西道守道。顺治三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石凤台修安陆府学)
关帝庙:数座。一在石牌。
药王庙:在石牌.
泰山庙:数座。一在石牌。
崇果寺:在县汉江四十里石牌市,古荆台。按碑文,寺创于唐,盛于宋。仁宗皇祐辛卯岁浴佛日,凤凰爰集此地。杲日禅师开基,徽宗朝遣大臣冯楫修饬。明隆庆间善士王东湖、曾光、邓学谦、李天明重建。国朝雍正九年(1731年),邓裔庠生珆珍、李裔悦,同萧冰士重修(乾隆6年版本县志)。寺内有铜佛多尊。
文星阁:在石牌,高五丈余。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建。
广嗣庵:又名广生庵,一在石牌市外。
宝筏庵:在石牌。
上真观:在石牌。乾隆间里人胡靖国增修旁轩,后吴晟吴昆鼎新后殿,祀文昌楼上。
观音堂:一在石牌。
教育
荆台书院在河西石牌镇。清同光间先后建设月课,由县署出题缄封,命礼书持往当地揭示试卷,收齐仍由礼书包封賚呈县署评阅榜示。
第十区学校
第十初小
牌屯乡第一初小
第二短期小学
武备
乾隆二十七年增设 分防石牌额外外委,增城守兵七十名。
水陆塘汛
实业
石牌商务会:民国十七年成立,组织方法与百口同
渔业
第十区之陈家湖、紫家湖、邓家湖、周湖、台子湖,农渔杂处每春夏水涨,河水泛溢,鱼受水力冲击,相将入湖,举网相庆,颇有丰年之占。
碉砦
第十区碉砦有二
一石牌镇圩砦在城西南六十里,可容六千人。区公所设此,二十二年前分区团长祝瑞廷新建。
二皮家集砦在城西南七十里,二十二年区长张谦新建碉楼一,可容军队一排。
建置
(民初)第一区署设在县城内,第三区署设在石牌。
邮电
邮政……至三十一年六月始设分局兼办汇兑。宣统三年改为支局,民三(1914年)改为二等局,臼口石牌各设三等局一所。又于唐港魏家集船闸码头……各设代办所,石牌近因匪患改为代办处,……魏家集均因水灾暂停,尚待恢复。
长途电话管理处……民二十一年七月设立分四干线,……四由县城经皇庄庙借电局水线通冷水铺转通石牌,(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大水,各线均坏尚待修理。
警察:民国三年(1914年)改警察所……设分所于石牌……等处,其分所长以警佐充之,由知事呈请警务处委任。
县丞署:
县丞署原在县仪门东南向为正厅旁为班房为书写室为二门为大门厅后为内厅为正宅为左右厢房为厨房为马房。乾隆十一年(1746年)(县志版本)奉文县丞署移驻石牌,丞署遂废,后乃垣而益之县治。(《石牌镇志》上写为1762年)
《州丰仓碑记》:荆门周几千里,古设州、沙、后三仓,便民力也。前明割石牌隶钟祥,州仓遂并沙洋。(摘于荆门州志)(荆门曾设州仓、沙洋仓、后港仓。嘉靖十年,石牌由荆门归钟祥,荆门州仓,并入沙洋。说明石牌仓是州仓。)
以下是本人根据各个版本的《钟祥县志》整理的部分建筑时间或义举:
1、唐,尉迟恭监修崇果寺。(《石牌镇志》)(本人猜测大概是始于634年,尉迟恭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后)
2、宋仁宗皇祐辛卯岁,约1051年,僧杲日禅师开基崇果寺
3、宋徽宗朝遣大臣冯楫修饬(崇果寺)(宋徽宗1100-1126年在位,冯楫1118年中进士。本人猜测大概1120年左右修饬)
4、明正德(1506-1521)年建上真堂、唐福寿建上真观屏壁。沈瀚如改名为上真观(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沈瀚如知承天府)
5、明隆庆间(1567-1572)王东湖、曾先、邓学谦、李天明重建崇果寺
6、明万历间,清1719年的《重修崇果前寺碑记》提到云岵先生的《后寺重修碑记》。
(本人注:云岵先生,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万历三十六年任建宁知府。《钟祥县志》、《湖北下荆南道志》、《湖广通志》、《建宁府志》、《福建通志》上均有记录。本人推测,他写碑记时间,应该是中进士之后,故推测在明万历间有重修崇果寺后寺。数本志书上的“烈女”卷中都提到他的妻子卢氏,夫死卢氏年二十四岁。后,他的两位妻子都封恭人。如果能找到云岵先生写的碑记,应该可以更多了解崇果寺的历史)
7、明1607年:唐氏安珠、定序等捐资扩建重修上真观
8、1633年,吴尚默题 万福隄碑(吴尚默,丙辰1594年进士,崇祯四年1631年任知府,崇祯七年任荆西道守道)(以后石牌人在提到万福村时,不要再写错为万伏了)
9、清石牌繁盛
10、康熙约1665-1719
曾以杨修大殿(崇果寺前寺)有1719年《重修崇果前寺碑记》
(本人注:这个1719年的碑记,信息量也很大的。可以得知,东岳大殿,即泰山庙的修建时间。这个1665年的时间,是我根据县志确定的。因为,在1665年知府张尊德同时捐修西门大桥和曾家大桥,曾家大桥上一次的捐修是万历年末。当然,这个时间只是我的推测)
11、康熙(1662-1722)中,王作楫建王家大桥
12、雍正九年(1731)邓学谦裔孙珆珍、李天明裔孙李悦、萧冰士复新崇果寺
13、清
彭梦龙修复关帝庙、李士富助修塘港大桥、烂泥湖桥小道沟渠历六十年
14、乾隆19年(1754)邓方泽(邓佳荃)、陈贯一(陈万殊)修凤台寺,有《重修凤台寺前后佛殿碑记》
15、乾隆间,陈万殊捐修古稀桥
16、乾隆中1784年,胡靖国捐修泗水桥,共捐二千金建八桥
17、乾隆(1736-1796)中,胡靖国增修旁轩(上真观),吴晟吴昆鼎新后殿
18、乾隆十一年(1746)县丞署移石牌
19、1808年建文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