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和晓攀和他的搭档聊得不亦乐乎)
(那天包袱铺的成员几乎都来了,其中还有几位是我在<播报>时的忠实观众)
这几天听到的消息都还不错,至少不至于让我又挠头又不晓得该如何办.
节目渐渐走上轨道,值得欣慰.
前不久在节目里接触到了"嘻哈包袱铺"的"掌柜"和"伙计"们,近距离欣赏了"80后相声".
包袱铺的掌柜"高晓攀",曾经有过在德云社学习的经历,但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德云社,而是凭借自己对相声的热爱和独特理解,在京城鼓楼地区创立风格独特的"嘻哈包袱铺".
关于他们的80后相声,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确实也引起了些许争议,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的包袱不能让所有人明白,不明白个中含义自然也就笑不出来,没有了笑声,包袱的含金量自然就会打折扣.
不过道理是要两面理解的,除"80后相声"之外的很多作品,也让人哭笑不得.所以在这点上,我还真不愿意去计较包袱铺作品的质量.
该鼓掌的要鼓掌,该鼓励的必需要鼓励.对于"嘻哈包袱铺"所有成员的勇气和对这门艺术的追求,我们要鼓掌,要鼓励.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