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了!《门徒》还有《穿普拉达的女王》.一口气连续看三四场电影对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因为这样可以把原本需要分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集中在一天做完,这次只看了两场,总感觉有些不过瘾。可能这样的习惯源于我在做《播报》时的工作状态,那几年中,看电影,看演出,包括逛街读书看报纸,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基本失去了原有的乐趣。闺蜜约我去逛街的时候我打心眼里抵触,因为我的衡量标准一定是这件衣服是不是合适出镜或做活动,咳,累大发了。现在好了,我可以学着调整一下紧张的神经,用娱乐生活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了。
该说《门徒》了。遗憾的是,我看得有点晚,电影的首轮都快下线了我才进电影院,多少有点迟钝的表现哈,哈哈!
标准的港产片,还是根据95年发生在香港本土的真实过案改编的,还有刘德华,尔东升,吴彦祖,古天乐这班我喜欢的演员加盟,对我而言是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的。
华仔还是片中最大的亮点-----也许是我对偶像的情有独钟吧。这个贩毒的大佬实在是演绎得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黑社会白社会里的都是人,是人就一定有情有欲有弱点有挣扎,是黑社会是违法犯罪就不可能嚣张到目无一切。于是,华仔这个人物就塑造得有血有肉符合常理道德了。更加可圈可点的是,这次华仔的戏份并不是最多,并且多以衬托吴彦祖的年轻高大和机智勇敢的角度出现,这是一个影帝级偶像明星的胸襟的体现。
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华仔时,旁边有位平面媒体的记者问他:“以您现在的地位,您还会演咖喱辣椒那种被人K被人骂的小混混的角色么?”当时华仔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现在我找到了答案,今天的华仔应该不会在轻易地去演被K的小混混,但是他可以成功塑造一个黑社会大佬失魂落魄低三下四自我了断的悲惨结局。也许这样的塑造更需要平静的内心和宽大的胸怀吧。
接着说吴彦祖。一直就很喜欢他高大俊朗的外型。近几年他的几部电影也是颇有影响力,《旺角黑夜》《夜宴》再到《门徒》,我们是看着他的演技在一天天的成熟进步。那时候流行一种说法,说刘德华很赏识这位后辈,经常会提携他。说法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单从《门徒》来看,戏里也好戏外也好,华仔为自己选的这位接班人的确不负众望。吴彦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阅历,我们可以再等等,再等等,岁月会是最好的证明----------刘德华的门徒,错不了!
还说古天乐。他在我眼中是那种帅得很有感觉的演员,完美的轮廓完美的五官,好象就是少了点可以用来发挥的角色。这次他遇到了。真该感谢导演,他敢把古天乐弄成那种人见人恨人见人恶心的人,也该感谢古天乐自己,他敢接这样一个完全与自己干净帅气的气质大相径庭的角色。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他不再是那种只对着镜头耍酷玩帅的小男生了。
也要提张静初。不错,是我看过的她塑造的形象里印象最深的。尤其是在她选择接受死亡的那个瞬间,我的内心是真的被触痛了的。小女子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前途光明啊。
电影在开头和结尾使用的是同一场戏,也是影片的中心思想:吸毒和空虚哪个更可怕?当吸毒的和贩毒的双双结束生命的时刻,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错不在贩毒不在吸毒,错在人自己的内心-----空虚。
其实,空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颗宁愿接受空虚带来的堕落而不愿意接受空虚带来的涅磐的内心。
从这个角度上讲,《门徒》是部不错的教育片,可以组织那些徘徊在毒品边缘的人一起看看。
从另一个角度讲,想看偶像剧,想看枪战片,想看动作戏,想看美女秀的观众,《门徒》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想感受某些来自内心深处百转千回(来自闺蜜S的评语)的触动,《门徒》还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点题,刘德华选择吴彦祖,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