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轰轰烈烈的红楼梦选秀启动仪式已经结束了.
<每日文化播报>全力配合活动的宣传,做了大量报道工作,仪式上放映的片子也都是我们记者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只是,作为播报节目的主持人,我们并没有接到出席仪式的邀请,只能坐在家里安静地看别的节目的同行粉墨登场.也好,坐在窗前看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嘿嘿,眉头不皱,心头不爽,哈哈.
昨天,我们又成了国庆特别节目组的成员.大概的意思是,为了配合这次北京台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选秀活动,我们要在国庆期间录制7期特别节目,演员全是主持人.真的不知道编剧会给我什么样的角色,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挑战自我给观众惊喜.
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铅华总要洗尽,光环总要退掉,我总要继续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红楼梦>,曾经是我心里的梦.从小就读,半懂半不懂地通读过不下3次.至今我也没搞清楚曹雪芹先生笔下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每次我都会为黛玉的红颜薄命落泪.曾经拼命地想要背会书中所有的诗句,但至今我也只记住了黛玉湘云之间的对话"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后来,还看了好多后人写的<红楼后梦><后红楼梦>之类的书,读来读去,多是和我一样不忍心黛玉晴雯这等绝世女子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人在痴人说梦罢了.
遗憾的是自己生不逢时,第一次全国公开寻找红楼梦的演员,我才读小学,第二次红楼选秀,我大学毕业多年.年龄真的是无形的杀手,给我希望的同时也浇灭梦想.
我都写了些什么?不记得了,反正这个阶段如果不说红楼选秀,好象就落在了同志们的后边,好象就是不紧跟形势,不积极进取了.
不过,从今天起,重读<红楼梦>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
刚在胡紫薇姐姐的博客上看到这个很有趣的换算标准,借来用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