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话剧进入到了连排的阶段,我想这对于剧组的所有的演员来说都是很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这许多天来努力的初步成果。每一个人都演的很卖力气,导演也看的很卖力气,我想可能是因为投资人川哥和他带来的很多朋友在场,我们都有压力吧。
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连排,我看到了《看我们的幸福生活》的雏形,我在仔细的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措辞来形容这个阶段这部戏的形态,幼年?少儿?孩童?还是其他的什么?我举棋不定,我犹豫不决,因为我太珍惜他了,那么还是用好象是自己的孩子来形容吧。呵呵,那我也不是孩子的母亲,充其量是孩子的干妈之一,因为母亲和父亲的头衔理所应当的属于两位导演。那也不错啊,长这么大头一次当干妈,也挺爽的。
今天索妮没来,是乔导演代替的她。之前我已经觉得索妮的表现很好了,佩服的一塌糊涂,可是今天我和乔导这小妮子过招之后才明白,到底什么叫真正的个中高手!她是一好演员,是一好话剧演员,因为只要她在台上,所有的目光焦点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还真不是我有甘当绿树叶的精神,是我不当不成,我只能做好陪衬工作。哈哈,好事情啊,参与话剧都能把我心态调整好,现在的境界都高到了甘愿当大树叶咯!
今天白天还知道了一件事情,就是冯晓刚导演又对记者发飚了,只是这次的记者是我的同事。我觉得多少有点过分了,他冯晓刚和我们节目的关系先放在一边不说,至少他不应该在那么多摄象机面前说粗口,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没素质的事情,骂街的话谁都会说,谁都可以说,但是要分场合,分情况,分对谁。回过头来看看我的同事问的问题,“您是先看《无极》还是先看《千里走单骑》?”乍一看,这问题是有点火药味,但也不至于让冯大导演动这么大的肝火吧?您完全可以用很折中的办法来回避这样的问题,媒体的记者无非就是想要找个新闻点来帮您冯导做宣传,何必呢?大家都是混口饭吃,发这么大的脾气,不是还伤自己的身体么?何必啊何必?
假如有一天这所谓的“国骂”被发扬光大了,像冯导这样的大导演是不是功不可没呢?
呵呵,用我们节目今天的一句编后语来结束我今天的博客吧:虽然到现在我们还惊愕于冯导的粗口,但是对于冯导演的作品我们会继续关注,对中国电影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