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猛于虎--六个月儿保感言

(2011-03-22 18:45:50)
标签:

智力测试

专家

儿保

宝宝

六个月

扁头综合征

育儿

分类: 花花爱辰辰

   

http://s10/middle/53d4b565g9f102fc38609&690

    我是一个懒惰的妈妈,每个月的儿保基本上都是事后想起再补.但六个月的儿保经历却让我愤怒得想在当天就奋笔疾书长书一篇。不过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一下,平静之后的今天这才来补上一笔。哎,有感而发,有那么一点点长。

 

     上个月的儿保总结我就提到对于沙妇幼医生们不负责任态度的不满,鉴于这一点,昨天,我们便换到了新桥医院预约了那位赵教授的号.

     在我大着肚皮时我和辰辰爸就听过这位赵教授讲的关于科学育儿方面的课,当时一堂课听下来就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啊,感觉我和辰辰爸真正的被科学的育儿观武装起来了,随时准备着科学地养育我们即将出生的宝宝.而也是因为那堂课对这位教授产生的好感,也相信了他绝对是我们心目中的专家,所以我们决定去他那里做儿保.

     很幸运的是预约到的是当天的二号,能挂上专家号的二号绝对算是靠前的了.早早的赶去,很快就到了我们.专家就是不一样,一个专家端坐中间,周围站着两位助手加一个来学习的实习医生.怕被当成是看病的,于是我们说明了来意是来做儿保的.那就从头开始吧.人家专家拿出一个量头的工具,,一看就不一样,所以人家才叫专家嘛.以前就直接一根软尺就搞定头围,人家这个专家量头可是拿着那工具既量前后径又量左右径,然后出来的数据就让助手们算算指标.结果一算出来,辰辰的脑袋大就不说了,还是"扁头综合征".于是问医生扁头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专家说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神经发育.于是建议做个儿童评估.

     其实辰辰的头扁和有点偏这事儿我们也不是今天才知道,之前我们也曾给辰辰纠正过这问题,只是见有所好转便没再继续加强了.今天一听这么严重,测试就测试,评估就评估吧.二百来块钱掏就掏呗(还好辰辰爸上班去之前多给我塞了三百来块钱哟).又做了一次"韦氏智力测试"和评估.其实测试的内容感觉也跟之前在妇幼保健院做的所谓测试没太大的差别,不过人家测了半个多小时,完了出报告还得等着医生评估半小时.也许咱多花的钱就花在这人家医生的工时上了吧.

     等啊等啊等.终于叫着我们了.

     拿着报告没多想,也没有仔细翻看就急着去找专家看结果了.

     专家拿着报告看了看,挺平静的说:"测试表明你这个宝宝是个境界儿.(好专业,我头上一串问号?)就是界于正常宝宝和异常宝宝之间的儿童.六个月还不会自己翻身,坐立也不稳,这些都说明是存在问题的.如果不干预呢,也不能准确的说会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可能以后会比正常宝宝稍弱一点.现在干预也可以做康复治疗."

     "康复",听到这个词我的头都要檬了.好好的辰辰怎么一来就成了有问题的宝宝了,还要康复.专家继续说,"一般这种情况可能跟在宫内时有关."我狂晕,宫内?我从怀上到最后宝宝出生没落下过一次产检,每次产检的所有数据都是正常的,怎么就成了在宫内造成的问题了.我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的,我也不相信我家辰辰真的存在问题.但一个没有什么医学知识的妈妈总还是愿意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又去康复中心先问问吧.

     康复中心的医生一位医生一看俺们的报告,甚至连辰辰都没看一眼就说,"头围这么大,再加上六个月还不能坐立,不会翻身肯定是有问题的,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一岁的时候就看得出问题了,要么就住院两个月或都就你们家长天天跑.不过现在你们想做治疗也插不进来,都已经排满了"当时医生这话一出口,我眼泪都快要掉出来了.我们好好一个宝宝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问题儿童了,还要住院,连任何表现都没有.

     其实说到这里,我想在看这篇博文的妈妈们一方面会深感同情,另一方面出于安慰也会说让我不要介意医生的这些话.也许我不听到专家们这样的言论我会心情平静,但做为妈妈一旦听到所谓权威的专家们给出这样的结论,心里难免会受到影响.有对专家和结果的怀疑,但也会想万一不按专家说的做错过了时机又会怎么样呢?我当时的心理就这样起伏着.但事情却有更为戏剧化的发展.

     辰辰爸晚上回家拿着所谓的测试报告仔细的看了一遍,对于评分的部分居然看出了一个最最低能的错误(汗颜啊!为什么当时我就没有仔细看一看报告呢?)。一共有二十项测试,每项五分满分一百,每四项以纵列排列底部有此列的总分合计,其中一列的四项测试每样都是5,下面的总分原本该是20分居然写着5,最后在二十项测试的得分就整整少了十五分.也就是这个少了十五分的得分,让我家辰辰从正常儿童变成了境界儿.(此外,辰辰爸从网上找到了国外那个评估测试的英文版,然后对应着辰辰没能得分的那几项,我和辰辰爸用我们蹩脚的英语一边查一边翻译,发现其中有一项技能其实是针对八个月大的宝宝才能完成的.

     我想问这些医生、专家们,是你们告诉我们要科学育儿、优生优育,我们谨遵教诲,无论是怀孕还是养育过程中,看书看病,以求真正的做到科学;在生活中,我们打着“科学育儿”坚决和老一辈的旧思想旧观念做着斗争。可是科学回报了我们什么?你们拿着所谓的科学知识输入一对对深爱宝宝的父母们的头脑,可是自己却没有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和我们的宝宝,但凡走进医院,你们的职责便是吓唬父母没商量。有时我也能理解,因为你们看到的病孩子太多,所以但凡来找到你们的小孩,即使没病你也会认为多少是有点问题的。但这时候你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到哪里去了呢?

     哎,专家猛于虎,建议各位家长小心啊!

 

    PS:鉴于一次又一次不愉快的儿保经历,我和辰辰爸决定以后不再去做儿保,相信专家不如相信自己,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