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钓鱼”调查“钓鱼”会怎么样?
(2009-10-23 17:16:13)
标签:
钓鱼执法调查公正黑车孙中甲杂谈 |
分类: 试释时事 |
根据上海浦东新区的初步调查结果,在孙中甲“黑车”一案中,并无“倒钩”执法的情况。而根据各大媒体包括主流媒体的报道,上海市在打击非法营运过程中的“钓鱼执法”,不但存在,而且是普遍存在,妇孺皆知。
为何官方的调查,总是与人尽皆知的东西有如此大的出入呢?我想原因不外是两个:要么是调查手段落后,要么是调查动机不纯。
如果是调查手段落后,咱也来为调查者出个主意:以“钓鱼”调查“钓鱼”如何?
年终将至,各种各样的检查与调查多如牛毛。环节不外三个。第一环节:检查组将检查组组成人员、检查内容、行程以电话或文件通知被检查地(单位),被检查地(单位)印制《接待指南》;第二环节:检查组抵达被检查地(单位),召开座谈会。就座谈材料外观来看:村级或有手写的,乡镇打印简装,县级打印精装,市级以上装帧接近完美。就座谈程序来看,被检查地(单位)主要领导致欢迎辞——检查组表明来意——汇报——检查组表示肯定并提出希望——被检查地(单位)领导表示认真贯彻检查组指示精神——散会——入席。第三环节:被检查地(单位)开路,带领检查组看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基层点,名曰“走访群众”。这三个环节紧密相扣,其中二三环节或有顺序不同,但大体不变。
这样的检查或调查,与真相有些出入,恐怕连检查组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现在开始引入了“暗访”机制,但效果仍显不太好。上海的“钓鱼”不仅说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只要我们的调查人员也选择合适的时机开着合适的“车”,放胆让“钩子”来钓,说不定就会有所斩获。
出了个主意,不免有些沾沾自喜。但转念一想,恐怕还不是调查手段落后的问题。执法人员能够创造出“倒钩”这样的妙计来钓“黑车”,调查人员怎么会想不出这么简单的主意呢?
那怕就是与调查者的动机有关了。面对群众,我们可以创造出包括“钓鱼”、“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各种异彩纷呈的执法方法;面对自己肌体上的毒瘤,我们却偏偏用的是堂堂之阵、正正之兵。X光已经照出来确实是个瘤子,咱还在告诉它:“希望你是个良性的,我准备去医院了,如果看出你是个恶性的,老子就割了你。”但还是迟迟不敢去医院。因为这话不是说给瘤子听的,只不过是自己内心还希望它确实不是恶性的,可以让自己免受那一刀的皮肉之苦而已。
这就是传说中的讳疾忌医。
等到病入膏肓之时,正是无可救药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