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麦田
麦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94,853
  • 关注人气:4,9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笨蛋,问题在沟通工具”

(2009-10-29 14:29:10)
标签:

sns

新浪微博

twitter

沟通工具

杂谈

克林顿竞选的时候,专注于国内议题,特别是当时陷入低谷的美国经济。他的竞选总部曾经张贴出一句非常着名的标语:“笨蛋,问题在经济!”(“It's the economystupid!”)


一个
sns模型分成profileinteractiverelationship三个环节。其中,每一个profile代表一个用户,他们通过网站的interactive,建立并巩固自己的relationship。因此为便于讨论,请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暂时使用这样的方式理解“interactive”:interactive,交互模式,它回答了两个问题:用户怎么玩,玩什么;它是比“产品”更上层的概念,而“产品”只是interactive的具体呈现。

(一)  interactive的不断进化
观察这些年来
sns类型网站的interactive演变,能清晰看出一条越来越便于沟通的进化模式:

 

myspace

facebook

twitter

interactive

space(踩空间)

feed

短语feed+follow

时间轴

静态

动态

实时

群体性

从上表,我有几个结论:

1,都说SNS是“社交工具”,那么到底“工具性”在哪呢?——SNS的“工具性”就是体现在interactive是否更方便用户沟通

2,从myspcetwitter,其意义是web端沟通从“静态”到“实时”,这几年SNS演进过程就是web端如何IM化过程。(google wave是这个变革中最新的一次实践)

3,从twitter开始,新开辟了一个轴向:群体性。这是follow机制产生的。(详情参考此帖《词语twitter)这非常有意思,我们联想一下就可知,这和客户端qq先有im,后有qq群异曲同工。Twitter其实就是客户端qqweb端全面替代方案的雏形Twitterweb+手机端的夹击模式,消解了位于中间两头不靠的客户端。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国外sns的演进过程,并没有关注作为结果的relationship,他们始终关注的都是interactive工具!沟通工具!!Web端沟通工具!!!

5最多再有5年,客户端QQ作为IM的霸主地位会消失。客户端QQ不是被打败的,客户端QQ是被用户淘汰的。这里我多说一句,国内很多人认为QQ无所不能,不可战胜,是的,QQ是不可战胜,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但是这些人就没想过:用户在改变!!!


(二) 
新浪微博
如果说
twitterQQweb端 替代方案,你可想而知新浪微博是取得了多么好的一个开局,多么难得的一个机会。但我对新浪能否把握这个机会,持怀疑态度。因为新浪历来的优势是“媒体”而 不是“工具”。虽然我看最近新浪推广微博时,对微博的定义是“沟通工具”,这挺靠谱的。但目前新浪微博还是以“媒体”的路子在操作。(其实我自己对twitter的理解,也是从“媒体”到“工具”的过程)

如果作为“工具”,新浪微博不应该是类似新浪博客只是新浪的一个频道,而应该是更独立的一个品牌,贯穿于整个“媒体新浪”。举个简单的例子,“新浪微博”这个名字可能就不如“新浪说说”为好。


最后学一下克林顿:
只有沟通工具,没有SNS,笨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