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SUBIC SCUBADIVING(三)

标签:
宠物 |
分类: 想起来了 |
纽约号虽然距离岸边很近,但危险系数却是苏比克沉船里最高的:内部结构复杂(好几层甲板直至最里侧的引擎室),积累的灰土很多,稍有不慎能见度就会变得很差。
沉船潜水的危险系数要大于洞潜许多,并且必须有专门的证书方能进入。
不过我所投靠的GUE组织没有沉船潜水证书,只有洞穴潜水考试;
对此GUE的解释是,我们的洞穴潜水教学难度很大,足以应付一般的沉船潜水要求了。
还真是这样...
这次我们去的纽约号大走廊,其实并不算沉船潜水;因为走不远就会有镂空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封闭空间长度不会超过10米。 但现场的实地观察可以得出结
论:纽约号内部的难度远大于一般沉船潜水技术考试,所以明年我还是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去美国佛罗里达或者墨西哥坎昆,拿到GUE CAVE
1的证书。 在此之前,进船还是要慎重。
进入沉船对中性浮力和踢法的要求很高,上下左右最好都不要碰。 比如踢法,一般会建议使用小蛙踢,更狭窄的地方使用非常微小的抖动踢。 看过
dante的一段视频,惊为天人:中性浮力控制的非常好,脚蹼的浮动幅度也非常的微小 ,基本上感觉他在很匀速很稳定的前进;
其实他手里还在绑线...
关于狭小空间的通过,潜友曾和joji进纽约号; joji中年发福,大肚子颇有些二师兄的意思,但那个小船舷洞轻轻巧巧的钻过去,上下左右都不碰; 潜友过去的时候,居然卡住了... 要知道潜友是较为消瘦的体型。这就是对身体姿态的精准控制。 在开放水域潜水对身体姿态还算比较有自信的我,一到
沉船就傻眼了;明明看清楚一道门槛,到了跟前不是气瓶头碰上面,就是腰带挂在下面。
虽然可以做到在淡水里S-DRILL和V-DRILL起伏都不到1米,可仍无法应对这船舱空间。
无他唯手熟尔,只要多练,相信我也可以的。
除纽约号之外,苏比克沉船还有著名的LST和EL CAPTAIN。
船程10分钟以上的LST深度略大,不太适合休闲潜水员使用空气进入。 我们使用的是双瓶32的高氧,因此可以停留比较久的时间。
http://attachments01.aswetalk.org/album/201308/31/152016svqq2k321e6sk418.jpgSCUBADIVING(三)" />
http://attachments01.aswetalk.org/album/201308/31/152008kzdtdpfrr0dl6kdp.jpgSCUBADIVING(三)" />
而el captain深度不算大,内部空间也比较宽敞,因此成为沉船潜水练习的好地方。
进入沉船要想不迷路,绑线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动作。
这次去之前,买了halcyon的大线轮。虽说200美刀的价钱比较贵,可还是能感觉到质量精良的好处。
那个固定用的小螺丝居然申请了专利,舒适度和精准度都刚好。
曾经开玩笑说不如拿个毛线球进船,小时候常帮着绕线也熟练了。
绑线时候,左手持线轮,右手要随手挽个结绑在合适的突起物上。 线从进船的外部空间显眼处开始,要始终在一侧,始终在前进路线的中部空间,始终在身体
下方,为的就是出船的时候摸着前进方便。
直线长度在6-8米左右就需要打个结,转弯更是要在弯处前后打结。
也因此,沉船潜水尽量不要戴手套,以免失去对导线的精准触觉。
万一船里尘沙四起,能见度接近于零的时候,摸着线出去就是唯一的逃生手段。
按照GUE的封闭空间用气三分之一法则,双瓶220bar减去最少余气量50bar,剩余170bar分成三份;一份用来进船,一份用来返回,还有一份用 来处理紧急情况。 这样的用气法则其实是相当保守的,因为你只使用了55bar就需要开始返回了。 实际操作时候,绑线进船的速度其实是要远慢于收线出船的。 沉船潜水
团队最少两人,最多三人;
先导(水平最高的潜水员)进船绑线,最弱的夹在当中,收尾的要能看到先导的灯光,反之亦然。
出船的时候,次序调转;压阵的先出,中间的人要挨个解开绳结,但必须保持线的张力给最后收线的人。
这是我第一次练习绑线,自然是错误百出;先是线结打的不对,然后是选择绑线的点不合理... 练到现在,每当看到墙上有个小突起就会不自觉的欣喜,哈哈~
当你寻找绑线点的时候,要慢慢的靠近,稳稳的停住,缓缓但坚决的绑定,要轻轻地离开不带起一点点尘埃... 对踢法和中性要求颇高...
潜友说他们的手指都会有轻伤,因为需要轻轻的捏住绑线点来保持稳定;
这一点是我的自豪,因为我不需要捏墙来保持稳定。 不过这也是经验,在离开时可以捏住然后伸直胳膊,这样至少不必碰墙。
去了几次之后,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LST和el captain。 她俩既没有纽约号的阴森,又有一定的狭小空间辗转腾挪可以练习。 相比之下,深度较小的el
captain更受到我的青睐...
一时激动,当众大喊:我要做el captain王子!
只是一时兴起居然喊成了princess,以票太为首的围观众人皆爆笑!
大囧,唉,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啊~
最难以忘怀的是进入到LST的船舱里,沿着走廊前进时,看到一排排的舱室房门紧闭,在灯光下幽幽泛着蓝光;你缓缓的飘过,像是掠过时间的长河; 一瞬
间,似乎感觉到自己在做时光穿梭,仿佛推开房门,就可以走进去和船员们寒暄...
那一幕场景,酷似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沉船探索镜头。 那种感觉,美妙极了~
只可惜,万能的票太在这一潜准备工作前,忘记了将记忆卡放进gopro....
也好,留一点遗憾,未来还会再来的。
明年我应该会去楚克。 读《燃烧的岛群》多年,希望能去亲眼看一下大战的遗迹。
还有武藏号,威尔士亲王号...
这次我们去的纽约号大走廊,其实并不算沉船潜水;因为走不远就会有镂空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封闭空间长度不会超过10米。
进入沉船对中性浮力和踢法的要求很高,上下左右最好都不要碰。
关于狭小空间的通过,潜友曾和joji进纽约号; joji中年发福,大肚子颇有些二师兄的意思,但那个小船舷洞轻轻巧巧的钻过去,上下左右都不碰; 潜友过去的时候,居然卡住了...
除纽约号之外,苏比克沉船还有著名的LST和EL CAPTAIN。
http://attachments01.aswetalk.org/album/201308/31/152016svqq2k321e6sk418.jpgSCUBADIVING(三)" />
http://attachments01.aswetalk.org/album/201308/31/152008kzdtdpfrr0dl6kdp.jpgSCUBADIVING(三)" />
而el captain深度不算大,内部空间也比较宽敞,因此成为沉船潜水练习的好地方。
进入沉船要想不迷路,绑线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动作。
按照GUE的封闭空间用气三分之一法则,双瓶220bar减去最少余气量50bar,剩余170bar分成三份;一份用来进船,一份用来返回,还有一份用 来处理紧急情况。 这样的用气法则其实是相当保守的,因为你只使用了55bar就需要开始返回了。
这是我第一次练习绑线,自然是错误百出;先是线结打的不对,然后是选择绑线的点不合理... 练到现在,每当看到墙上有个小突起就会不自觉的欣喜,哈哈~
去了几次之后,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LST和el captain。
最难以忘怀的是进入到LST的船舱里,沿着走廊前进时,看到一排排的舱室房门紧闭,在灯光下幽幽泛着蓝光;你缓缓的飘过,像是掠过时间的长河;
只可惜,万能的票太在这一潜准备工作前,忘记了将记忆卡放进gopro....
明年我应该会去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