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喝在广州的小巷子里

(2012-11-25 22:12: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想起来了

深秋还是初冬,已经不重要。  在阴云密云的日子里,A300-600的机翼也开始微微的颤动着。 是的,又是广州。


入 住酒店,当地的同事答应带我去喝最地道的汤,也是广州本地人才去的地方。   迅即上网查了地点资料,下楼打不到出租车,果断的转而选择地铁。5号线在杨箕换乘1号线,到农讲所下车,和同事伉俪会齐;出A出口,就是德政中路了;直奔 文明路160号-1铺的达杨原味炖品,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很小的铺面,排队的足有几十号人,就那么几张小的可怜的长条木桌,男女老 少唧唧喳喳的挤在一起美滋滋的品汤。  收钱的小伙子已经麻利到了油滑的程度,手脚飞快,嘴里也不闲着。  同事去占桌子,我去买汤;点了两个椰子炖竹丝鸡,一个炖猪展,忽然想起自己的挚爱,于是赶紧用粤语追问一声:“有猪脑汤么?” 小伙子很麻利的回答:“没有~   最近都没有猪脑,全部用电脑!”   http://www.aswetalk.org/bbs/static/image/smiley/comcom/4.gif    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一个热腾腾的椰子盅端上来,盖子上还有一些椰蓉可以啃一下。 味道很正!  一勺一勺的赶紧喝着,因为后面有好几位虎视眈眈的盯着我的座位呢...  喝的一头汗,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  准备去吃晚饭。

是的,这里只是喝汤而已,就可以火爆成这样,据说要开到夜里22:00以后人流才会稀少。


溜 达一会,回到德政中路上的利华酒家,依然是人满为患,需要等位接近1小时。  只好先拿个号,然后在附近走走。   走了一会,就接近东风东路了,15年前曾在此战斗过一段时间; 闲暇时或者去黄花岗烈士陵园,或者去动物园,或者就在浙江大厦一带转悠。   老城区的小巷子里,有一种阴暗潮湿黑灰色调的亲切感。  那个时候是夏天,大雨接连着不停的大雨,办事处里的一些家属热情洋溢的邀请我去家里吃饭(其实就是办事处宿舍),菜市场里买回来的猪肉和青菜,好歹炒一炒 就有了家的味道,7-8个男男女女围坐在圆桌旁,暂时挥去思乡的愁绪,心底里开始涌现出一些西部淘金的幻想和渴望,期待着完全不靠谱的明天会和自己期望的 不太走样。      那个时候,广州卖猪肉的都是很厉害的行当呢,黄花岗的门票也是5元;现在卖猪肉已经很普通了,黄花岗的门票也取消了。

这 里的老宅子好多都是骑楼,几十年的老邻居彼此也都很熟悉了;同事带我去她家的祖宅--老屋,回忆起那时家门钥匙都可以托付给邻居的纯真年代; 我问这小两口:“15年前你俩在干什么?”  他俩面面相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问题。    可对我,仿佛就是在昨天。 那倾盆的大雨,在记忆里一直下着,下着。

转了一圈,回到利华酒家,刚好到了排位。  钻进去坐下,四下打量。 这里门面虽小,却有4层楼的用餐楼面;1-2楼无烟,3-4楼吸烟。  每晚人流涌动,都是附近街坊邻居,全无一个外地人,除了我。   点了一个双蒸肉丸(牛肉瓦+猪肉丸),一个蒜蓉丝瓜,一个猪肉渣炒芥蓝,一盘湿炒牛河。  牛肉丸很好吃,不过我的最爱依然是湿炒牛河,外配一碗陈醋。   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同事很忧虑的看着我,问我要不要再加一盘炒牛河,哈哈~

饭后本来打算再去吃一点甜品,这附近的好多小店里甜品都不错,可肚子实在是有限了,而我也需要开始注意肠胃的保养,快冬天了,就此打住吧。



这两家店,东西是很好吃,可坦白来讲未必可以达到这种人潮汹涌的程度。  本地人可能出了爱吃这个口味之外,也许还有一个文化认同的含义在里面。


当然,也许是上了些年纪的缘故,现在吃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都不会有那么快的惊喜感,而是会在时候慢慢的去品味和回忆它,慢慢的感觉到它的美味。  甚至,还会过滤掉一些杂质,只留下清甜的味道。


就像15年前广州的大雨,和办事处宿舍里热气腾腾的一桌饭菜,以及每个人脸上无一例外的纯真热情的充满幻想的脸庞。


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某友
后一篇:杂记.北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