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腔调
(2011-08-06 11:10: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想起来了 |
来上海已经接近两年了,很多次被朋友们问起,上海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
也许这个问题还不到回答的时候,因为我暂时还没想过要离开。
所以,就攫取几个生活中的小片段,来侧面了解一下我眼中的上海。
腔调这个词,在上海生活过的人们都是很熟悉的。
刚来上海,住在徐家汇一个很老的小区里。
琴声悠悠,甚是动听;小区里行人路过,都凝神闭气,不敢打扰。
...
住在单元楼里,门口都有门房;白天无人,夜里会有一位白发老大爷驻守。
一次凌晨夜深回来,正逢老大爷在门房听广播;
这就是当年的老克勒了吧...
...
习惯了没有周末的生活,偶尔和票太回去街上走走;
或者走去人民广场,或者索性走到外滩去。
周末也是如此,打扮周正去逛街,然后在商场里吃吃东西,看看电影,情侣们谈谈恋爱。
而后,就会喜欢偶尔去商场,静静地看他们享受这些,也是一种快乐。
邻居有不少老外,亚裔的穿着反倒齐楚周正,欧美的则个个如我一样背心短裤...夏日的中午,楼下小摊正吃东西,忽听的大拖鞋踢踢踏踏的踱过来,一口字正腔圆的上海普通话:“来盘炒粉,加点辣椒...”
...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是国内最好的,车内的清洁程度不过,服务态度也挺好;大众、强生、海博、巴士...
原来去北京出差和司机师傅聊天成为我的习惯,现在加上了上海。
...
跑的地方多了,总会努力去让自己习惯当地的食物。这样可以保证身体不受损,精神也愉悦。
城隍庙已经只是个传说了,凡是外地人聚集的旅游区,一定只能是商业的乐园,文化的枯井。 要想体会正宗的上海,需要去钻小巷子,去看雨中林荫的街道,去1933老厂房,去苏州河...
约了几个台湾朋友去瑞福园吃饭,那里的菜肴味道很好,服务员爱答不理的...
...
文化的美丽,在于多彩。
于是这一切就会慢慢的沉淀为,一种腔调。
来沪两周年零66天,以此文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