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菲律宾PG潜水6天5夜

(2011-01-23 14:5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系列


 

自从拿到了PADI的OW证书,一直没有机会去海里;年底了有时间,于是追随上海联合水肺俱乐部一行15人,来了一次真正的海底潜水。

 

2011年1月13日深夜,乘坐菲律宾宿务太平洋航空公司的航班从上海浦东直飞马尼拉。这是一家廉价航空公司,廉价到空姐连好一点的制服都没有,直接T-shirt上阵;上海浦东到马尼拉的往返机票大约RMB3000(候机的时候,居然碰到了以前的老板--一位敬业的新加坡人,很高兴他还记得我。)  14日凌晨00:30起飞,3小时后到达马尼拉机场;直接乘坐度假村派来接机的面包车,2.5小时后到达海边,换乘螃蟹船1小时之后到达PG半岛的lalaguna。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海豚湾”。 此地位于马尼拉南部,民都洛岛的北端海岸。  看过《燃烧的岛群》这本书的人都知道民都洛岛这个名字,当年美军为了遏制日本神风特攻队的疯狂攻击,在此实施了“大蓝毯”BBB计划,数百架美军战斗机像一张大毯子一样覆盖在此地上空,彻底断绝了神风飞机的起飞希望。  关于此事询问了教练:“是否水下有很多军舰或者战斗机残骸?”教练回答:“此地残骸不多,另外地点的海底有武藏号、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   真希望有机会去看看它们几个。

 

这张图清晰说明了所住酒店和潜水点的位置(那些数字就是不同的潜点代号),图的上方隔海就是马尼拉区域。 我就住在CLUB MABUHAY,mabuhay在菲律宾语言里是“欢迎”的意思。

 

http://s10/middle/53d2efc0g9a7e26d49df9&690

http://s13/middle/53d2efc0g9a7e28149ecc&690

 

 

 

这就是螃蟹船,船舷两侧伸出来的杆子有助于抵抗风浪。 奇怪的是,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海滨地区所见不多,莫非菲律宾风浪要大很多?
http://s8/middle/53d2efc0g9a7e289dd907&690

 

这里的游客主要都是潜水爱好者,所住的酒店也是一家潜水俱乐部;这次的花费是一个package,提供5晚的住宿和早餐,以及14次潜水,总计RMB3000元。

这一份是菲律宾早餐,味道还不错。

http://s15/middle/53d2efc0g9a7e2bbda93e&690

 

酒店门口就是海边,距离不到5米,远处浮动码头上飘扬的是国际潜水旗帜。
http://s7/middle/53d2efc0g9a7e2fcc9656&690

 

海滩上沙子不多,遍布石头和小的珊瑚,海水极其清澈。
http://s5/middle/53d2efc0g9a7e2db5b8e4&690

 

回程的时候是白天经过马尼拉市区,到处是这种小型巴士。
http://s14/middle/53d2efc0g9a7e2f4342cd&690

 

 

 

第一天到达已经是上午10点多,直接入住房间休息一下,下午就开始了潜水。  之后每天至少3潜(上午2次,下午1次),第三天更是追加了一次夜潜,总计15潜。   10几个团友里,有高手已经达到了GUE的级别,装备也很先进。 我们都是单瓶下水,因此每次潜水时间都在40-50分钟左右,随船回来更换气瓶再次下潜。  气瓶加压到200(一般都会多打一点,达到210或220),按照规定上浮之后应该还剩50;我有2次在5米深度做减压盘旋的时候,玩得太兴奋,以至于上浮到水面后气压接近于0,连BCD背心都没法充气了(只好用嘴吹),下不为例。

 

简单说说水肺潜水(SCUBA),带面镜、脚蹼、BCD救生背心、配铅、空气瓶以及调节器和压力表

http://file.xiuxian88.com/WXIUXIAN88/201012/24/7100000150724-0ce9a582-982f-4dac-8c38-09f9e00f26a1.jpg

 

至于是不是穿衣服,关键看水温,水温高的话选择最简单的泳装即可。  如果穿潜水服,就有两种:湿衣和干衣,穿着湿衣时水可以渗透到接触你的皮肤,不算很保暖,不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大多数人选择湿衣;干衣就可以使你的皮肤大部分不接触到水,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适合于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潜水运动。

 

干衣(我的教练,水中的姿势很标准)

http://s11/middle/53d2efc0g75d9760904da&690

 

在船上穿好潜水装备:1、穿好潜水衣然后挂配铅(我佩4块,6KG),关于配铅的个人感觉是,如果你的技术已经熟练了一点,多挂一点是有好处的;2、查验气瓶(全拧开之后回转半圈,看压力表是否在200;轻点呼吸调节器)背上BCD,扣好;3、穿脚蹼(有潜水鞋和手套最好,珊瑚礁看着美丽,割伤的频率也是很高的)4;后仰下水,漂浮在水面;5、排气,负浮力下潜,做耳压平衡(这一关对我难度最大,我总是比其他人要晚一点下潜,多做几次耳朵才不会难受;其实就是捏住鼻子使劲鼓气)6、接近预定深度时候,保持中性浮力悬停,开始游玩; 7、在气压不低于70 的时候上浮(如果是夜潜,或者深潜超过30米,这个数字改为80或更多),到达5米深度的时候至少停留3分钟,以便体内的氮气释放;8、上浮前观看海面是否安全,如有象拔(水下充气直升水面的充气标志物)就可以提前释放,上浮到水面后给BCD充气,漂浮直到船边,先解配铅然后是BCD最后是脚蹼,登船。如果是夜潜,上浮时切忌别关手电。

 

潜水电脑,大家一般会误认为它是一块表。其实上面最重要的数据是显示你在水下的即时深度,以及计算你还可以停留多久。

http://s1/middle/53d2efc0g9a7ec12f4d80&690

潜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即使是休闲潜水看海下风景,也不要和你的潜伴走散(不要超过3米);这次潜水碰到两次情况:一次是我的呼吸器在水下16米忽然失灵,备用二级头也同时失灵,好在潜导就在我身边3米处,立刻打手势求救,使用他的二级头先呼吸,然后他帮助我排除故障。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菲律宾船夫忘记把我的气瓶头开到最大,我也忘记了检查; 另一次是在水下20米处观看乌贼,和大部队失散,我迅即找到潜伴--一个GUE高手,结伴去寻找大部队,又遇到海流。不过这次很放心,因为这个GUE家伙身上的装备很齐全(为人也很谨慎细心),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备用气瓶;于是我俩索性自己玩了40分钟,然后释放象拔,上浮等待船来接。

 

海下,越好看的东西就越有危险性,比如狮子鱼,如果你触摸它一下(即使你戴着手套),会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长着手;

http://s1/middle/53d2efc0g9a7eeac9f830&690


比如皮皮虾,其背部瞬间的弹力足以打断你的手指;
http://s1/middle/53d2efc0g9a7eebcc4df0&690


再比如海蛇....咬一口就不必送医院了。  幸运的是,海蛇基本上不咬人,因为嘴部太小。

http://s1/middle/53d2efc0g9a7eeb257a50&690

 

 

PG这里是亚洲潜水的天堂,潜点多而且距离海岸都很近,最远的潜点坐船5-10分钟也就到了。这里诞生了水肺潜水的世界纪录304米,潜导指着一个路过的白人小伙子告诉我们:就是他........... 给那个破纪录者做技术支持的...

 

 

 

这里的水下有一些小的沉船,一条比较大的叫Alma Jane,船舱里空空如也,但藏着不少大鱼,比如接近1米长的石斑。  附近还碰到两只大海龟(也许是玳瑁?),我追逐着其中一个,直到和它比肩,攀着它肩膀一起游了一会。  还有不少的龙虾,在海底真是威风凛凛,难以靠近。  至于海胆倒是没那么可怕,可以轻轻的拎着其中一根刺,把它提起来。 

 

http://s7/middle/53d2efc0g75d9852ca776&690

http://s3/middle/53d2efc0g9a7f3d646492&690

 


http://s8/middle/53d2efc0g9a7f353e08c7&690

http://s6/middle/53d2efc0g9a7f35e53c25&690



 

 

 

无论海上风浪多大,水下1米以下都是很安静的,潜的次数多了其实都不想再回到船上去,就想那么安静在水里呆着。  即使是在夜潜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你和潜伴的手电光亮,在水底默默前行。  有几次我关掉手电,沉默在无尽的黑暗里。  万籁俱寂,只有你自己的呼吸声在提醒你还在人世。  由于白天阳光经过海水过滤后只剩下蓝色,所以其实夜潜颜色更好看,鱼类也更安详。

 

 

http://s2/middle/53d2efc0g9a7f36319061&690

 

 

慢慢的下沉,仰面躺在海底(虽然这样会使得你的呼吸头吸气较为困难),看着经过20-30米海水过滤之后的无尽的蓝色,一串串气泡缓缓的升起...

 

美啊,请你停留一下...

 

 

 

 

很多团友喜欢去辨认各种鱼类,还有来自海洋馆的伙伴帮助指点。  我记不住,也没想着要去分辨;相对于去了解海底的品类之盛,自己更喜欢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  身体可以自由的翻滚,上下,漂浮,尤其在遇到海流的时候,体会随波逐流的快乐。

 

 

如果气瓶允许,真想一直呆下去。   (参看吕克贝松电影《碧海蓝天》)

 

 

 

 

 

15潜很快就结束了,我也如愿通过了AOW考试,正式升级为PADI的进阶潜水员。

 

 

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带水下相机,以上图片都是网上搜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