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寂

(2010-05-17 14:03:5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拉西扯

 

 

奔波几年的飘荡生活,突然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http://s2/middle/53d2efc0h86c435c882a1&690



自从4月28日深圳上课之后,就加入了现在这家公司,开始“坐班”。 每天早上睡起来坐四站地铁晃晃悠悠来到公司,打开电脑东瞅西看,下午4-5点就可以回家。    每月有基本工资,需要一定的程序时间之后才能继续授课,基本上相当于别人付钱给我在这里过放松一下的日子,这种状态让我有点犹豫不决。

 

其实也好,最近睡眠质量出奇的好,也很久没有腹泻了。   让我感到稍有郁闷的是,持续接近20天以上的优质睡眠了,怎么反倒越来越困?  若说是欠账,也早该还完了;若说是越睡越困,增加睡眠时间如同填埋无底洞,那...改善睡眠质量是为了什么呢?  不如早点醒来看书学习。

 

以前也有暂停的时候,只是这一次有一点奇怪:似乎有点猝不及防,亦或是思想准备不足?  虽说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可总归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的就开始了停顿,陷入沉寂。

 

也许是好的,让我清醒,让我融入上海,让我...pause一下。

 

---

 

4月26日飞深圳,当晚就被james、小妖夫妇拖去吃饭和卡拉ok,丝毫不顾次日还要授课2天。  27-28两天的授课效果不错,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和他们分享外滩海景一号的故事。  29日再约一帮朋友,james/sally/小妖夫妇以及lily夫妇,由于我对此项目的掌控疏忽,导致大家大雨里在深圳海岸城互相寻找; lily这一年来对我帮助非常大,主要体现在给我打开了一扇信息的窗口,让我有机会知道其实我还可以,距离行业内的顶尖水平和人物并不是天差地别。  lily的先生初来深圳,我所能做的对他的帮助就是介绍sally夫妇给他们认识,后来很高兴的听说他们已经彼此交换养狗经验,并成为经常互相邀约的好友了。

 

这样的听说,真让人快乐很久,写下来的时候都觉得指头有愉悦的感觉。

 

4月30日清晨,和票太飞回上海;5月1日一早,和蔡老师夫妇驾车去往绍兴。  绍兴之美,在于两点:1、好吃的,比如外婆家,再比如茶湖边上的农家乐;2、绍兴的景色和历史人文地域文化的轻松结合,街上的人们都不紧不慢的,似乎完全枉顾数千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值得吟咏的事或者人。

 

有几个点是值得去转转的:

1、沈园;  这里氛围最好的地方,还是沈园;不仅仅因为陆游、唐婉的故事,更是源于这里幽静的气场,虽然也是园林,却让人感觉到难得的心胸开阔。  坐一会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可以相对冷静的看待陆、唐的遗憾;

 

2、越王台; 作为蔡老师最喜欢的去处,虽有个性化私密加分,却也不愧于这份力荐。  吴越之争,其实就是绍兴和苏州之间的城市战争,我始终难以相信吴越可以加入春秋五霸之列;站在越王台上看下去,有一种微缩的霸王气象,逐渐消逝在不远处的民居小巷里,显示出“一切最终将归于尘土”的预示;

 

3、兰亭;  王右军果然会选地方,这里的风物可以称得上“怡然自得”四个字,小溪边站立的女子们也都身着汉服,做曲水流觞的游戏;王右军祠里有数十篇《兰亭集序》,仔细看下来还是老王的字最好,不愧“书圣”称号; 池塘里养了不少鹅,任凭有人如何投喂食物愣是不理,颇有几分傲骨;

 

4、咸亨酒店和仓桥直街; 到了绍兴,咸亨酒店的黄酒和茴香豆自然要品尝一下;此酒入口很绵顺适口,不久后便酒劲大作,晕头涨脑的很舒服;茴香豆是蚕豆(也就是鲁迅笔下的罗汉豆)所做,个人以为换成黄豆会更好吃;  仓桥直街最好是晚上去,可以就近看看古城墙,并且在古色古香的小街上散步,不绝于耳的麻将洗牌声成为最好的注解。

 

另,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岁之余、日之余、晴之余,都是读书的好时候。

 

http://s6/middle/53d2efc0h86c4b7fc8aa5&690

 

5月3日中午在央茶湖吃完农家乐就返回上海,田和票太都因前晚麻将时候贪吃酸菜鱼而食物中毒,持续了数日。

 

5月5日去新公司报到,开始坐班生涯。

 

5月13日老妈到上海,准备开始她的世博之旅;北京到上海的动车10小时左右,速度很快;沿途停靠六站,总计停靠时间只有7分钟...。

 

5月15日自驾去太湖(苏州段),老妈喜欢大片芦苇,沙家浜应该就是类似的地貌;而我始终愿意琢磨的是芦苇荡的军事作用,游击战是否可以威胁到南京和上海;票太指出《天龙八部》里三十六岛主、七十二洞主的缘故便是出于此处,因为“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了48个岛屿,这些岛屿连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岛,号称72峰”;中午找到湖畔亭吃饭,太湖三白吃了二白--“银鱼”和“白鱼”,味道清淡;饭后在太湖湿地公园散步,再去木渎古镇短暂游览;  古镇居然有乾隆的御码头,全然不顾水道宽度不足3米;有一个“怡泉亭”很喜欢,风格甚是古朴,不似崇祯初年,倒像是战国遗址。

 

 

如此看来,似乎这20多天过的倒也充实,算不上完全沉寂。   自己的思维节奏习惯了很快,不足一个月不出差的日子,还真是需要适应一下。

 

 

 

昨天是我来上海一周年, 看来需要继续沉寂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也是正轨么?
后一篇:莫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