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记风筝制作、放飞法】

(2006-04-04 11:10:47)
分类: 包子总汇
 
题记:看到简兄好文,不由得想起自己独立制作风筝的那些日子。风筝飞起来的时候,躺在地面上看,觉得风筝似乎不停在飞可是又原地不动,很有禅机。  看一会,就觉得心似白云身如鸿雁。

先说个简单的:一张长方纸纵向三折,细线拽一头满世界跑着,那纸就在后脑勺高度忽悠着飞,北京话管这个叫“屁帘子”,呵呵。

小票当年自己做的可不是这个,而是大头风筝,做法如下:

竹篾三根,长度和计算机键盘相仿,要细而坚韧。北方夏天各家门口多挂竹帘子,上面还吊一枚铜钱用来别帘子。  偷偷抽取两根,折成三段。别拿铜钱,咱做风筝的可不是鸡毛小贼,不能取不义之财。

三根竹篾排成整齐的“干”字,一定注意左右对称,否则风筝飞起来会偏航。 用细丝线绑定,不要用铁丝,减轻风筝头的重量,有助于加大推重比快速起飞。

风筝线最好是一卷苎麻线,长度在50-100米(视个人飞行高度计划而定);剪下一小段作为副线。 副线分别连接在“干”字的两个交叉点上,还要富裕一点出来成为弧线。  主线连接副线的点很关键,关乎到风筝的起飞角度。为了能够使风筝正面尽可能受风,主线的角度应该和风筝面垂直。  因此需要将副线拽紧,使连接上点的那条线垂直于风筝面;然后保留这个角度,用主线连接副线的折线点。

风筝面最好用油光纸,小时候很多同学用来包书皮,轻薄、坚固、表面光滑,风阻很小,而且可以防水,下雨天放风筝也不至于损坏;缺点是比较脆(如有裂缝,整张就不能用了),而且成本高;
普通是用报纸,选材方便,分割起来也很容易;缺点是沉重,多皱,不利于飞行。  也尝试过用塑料薄膜,效果相当的不错,只是如何粘贴是个大问题。当时用订书机拍上去的,破损率很高。

风筝面剪成五边形,覆盖整个“干”字;切记在“干”字上沿要卷包过去,使得顶端和空气接触的是一个弧面,可以避免不少纸面开裂现象。  风筝尾巴的长度可以自由调节,宽度为风筝面的五分之一;建议多制作至少一米的尾巴携带,一边根据风筝抬头或低头的程度来增减,调节重心平衡。

放飞时选取开阔场地,且远离电线和高层建筑。先测风向,右手小指伸入嘴里润湿,举在空中转动,最凉的那个方向就是风向。(参见电影《天地英雄》里王学圻老师造型)。两人放飞的方式大家都熟悉,可以尝试一下单人放飞。 手抓主线和副线的连接点,迎风站好,用手感觉风筝面的受力是否和主线垂直,可以适当调节副线的折线点来获取最佳手感。  如果风筝头左右摆动幅度不一致就麻烦了,是结构设计问题需要返工(参看晨枫大作中论述F-104一段)。

这个主线、副线连接点的感觉,就好比高尔夫球击球找到了甜蜜点,你的手会知道的。  找到了之后,逐渐放线,同时观察风筝头的摇摆是否对称,幅度是否过大。  赶上风势略大,可以立刻开始小跑,然后逐渐放线。切忌猛放线,风筝即使很快升高,也会比较快掉下来。原则是注意主线的绷紧程度,始终不要太松。

风筝上升的过程,你可以感觉到几个气流高度的变化。距地面0--5米为弱风层,需要助跑获得人力风或者等待地面风势加大,这个高度是初学者难以克服的高度,因为风筝很容易高速坠地损坏,一定要做好安防和损管控制工作;

5--20米属于乱流层,这个高度大部分时间是有风的,但是风势不够稳定,绝大多数风筝在这个高度就会掉下来。或是主线不够紧绷(放线过快),或是结构设计问题,或是尾巴长度不合适。 如果风筝从这个高度急速坠落到弱流层,你还有2-3秒的时候尽快进行拉平或者迫降准备。

等到了20米--正无穷的高度(平流层),你就可以比较放心了。这个高度的风比较稳定,风力也比较大。匀速放线,直到你的风筝变成一个小黑点,然后坐下来慢慢欣赏...白云蓝天,风吹草低...尘世间的烦恼都随着远去的风筝一样飘散在遥远的天空里。   不过这个高度也有麻烦:风筝不易回收,流失率也会比较高。怎么办?请参考红楼梦里面黛玉等人的做法,剪线来个爽快! 一直不喜黛玉,整本书里只有这个做法深得我心。  于是乎,风筝就象杜丘一样...啦呀啦,啦呀啦啦呀啦...融化在蓝天里。

风筝远去的时候,就是你飞翔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