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票
老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0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争艺术的不可模拟

(2006-03-27 09:24:45)
分类: 随笔文章
昨晚难以入睡,摸出一本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慢慢阅读;夜深人静的时候,枯燥的文章也可以细细的领悟。
 
约米尼(Antoinc Henri Jomini),拿破仑麾下的将军兼军事评论家。1779年生于瑞士法语区浮德县,十七岁自银行界投身军旅,加入法国陆军。1805年担任赖伊元帅幕僚,1807年升任参谋长,曾跟随赖伊转战奥、德及西班牙等国。1813年担任沙俄军事顾问,并致力于俄国军官学校的奠基工作。1829年以上将身份退休,旅居布鲁塞尔及巴黎等地,从事军事理论及历史的撰写。
 
比起稍早一些的克劳塞维茨,约米尼的名声虽小了一些,可是却自负很多。他在《战争艺术》的序言里大言不惭的写到:“可惜克劳塞维茨去世的早了一些,没有机会看到我这本书,否则他的著作必定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好大的口气,不愧是行伍出身。
 
读了两章,感觉到约米尼还是很有些资格来自负的,他对战争的认识高度以及详尽的分析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略有些呆板和教条,但是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尤其他把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单独列出,并指出单一国家对同盟、同盟对单一国家等政治作战情况,清醒的认识到了战争只是政治的辅助手段,跳出了欧洲传统军人对战争的纯粹理解和盲目的就战论战。  他明确的指出了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应该什么时候发动战争,并举例说明了拿破仑的两次入侵西班牙为什么效果反差巨大。 
 
相比之下,即使到了二次大战的时候,欧洲(尤其是德国)还有很多军人仍然抱有传统的军队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思想,想当然的把军事当作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关于这个话题很难展开,涉及的方面过多;一个最容易出现的反证就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军主将罗伯特.李将军,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南军得以在装备和人数处于完全劣势的情况下支撑更多的时间;而在战后北方政府也未追究他的责任,李将军得以安享晚年。  别人称赞他美德,而我却在想:如果他自己也确实是反对奴隶制,为什么还要让他的士兵白白流血?难道只是为了军人的天职?  还是为了展现他个人的才华? 抑或是责任感?
 
不可否认,战争是一门艺术,约米尼也是这么认为,并且为此很自鸣得意。他甚至遗憾的表示:战场上早年间英法军队互相礼让,请对方先开枪的场面不会再出现了,言语间颇为怅然若失。 
 
约米尼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诸国常规战争绵延百年的时代,他可以有大量的素材来论证和预言自己的观点。同时约米尼还明确提到:“当为祖国的利益奋战的人其社会地位反不如大腹贾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沦丧或者灭亡就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了,因此国家需要推崇尚武精神和加强军备建设...”
 
对于战争艺术的欣赏,自古至今就不乏推崇者,甚至可以发掘为人类(至少是大多数男性)的攻击性本能。 男孩子幼年时最多见、也是最受欢迎的玩具就是枪和刀,不知道国外是不是也这样。 近年来流行的电子游戏,都是战争题材的居多,小到巷战肉搏的“街霸”、CS、DF,大到各类即时战略游戏,都可以满足或者煽动青少年的攻击性心理需求。
 
不过战争很难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尤其在人类战争能力越来越强大的前提下,战争更是很难与艺术相提并论。 战端一起玉石俱焚,覆巢之下无有完卵。每一个倒在血泊里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一栋炸毁的建筑或者良田,都曾经浸透一个人的心血和故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都是为了夺取更多的生命。
 
然而人类是难以泯灭其攻击本性的,战争终究还是难以避免。 唯一遗憾的是,战争本身(主要表现为参战者)并不在意是否正义,或者说正义的标准永远难以精确评价,因此战争也就难以摆脱被谴责的阴影。  战争的艺术,也就成为一种可怕的艺术。约米尼等人,也就成为可怕艺术的缔造者。
 
还是我们老祖宗说的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战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将门虎女
后一篇:遥远的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