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文章 |
雪个对这两本书评价不高,倒是激起了我写点东西的欲望,
。

看《废都》是在大三时候,因为满街都在卖,有点不屑于看。 当时的GF看了,郑重的对我说是好书。于是晚上回宿舍犹豫着翻看,感觉需要买蜡烛(宿舍到时间要熄灯)。 挑灯一夜看完,掩卷长叹。
对颓废美的理解,当代无人能超越平凹。 此前看过他的散文《冰炭集》,感觉很好;《浮躁》也是一本很好的书。 就才华而言,平凹同学比同是陕军的路遥、陈忠实等人要高出很多,脑子里偶尔还会浮现起这么一句:“常常记得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 就散文水平而言,平凹也是大家。
只是,他描写的是颓废这个主题,使用的是情色这个笔法。
看《挪威的森林》是在南下几年之后,背井离乡情场失意,一读之下颇有共鸣。 后来才慢慢品味到村上的文笔之美,不在川端之下。无论是《寻羊历险记》还是《舞、舞、舞》,我都读了很多遍,甚至有时候不由自主的模仿他的笔调,呵呵。“37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宽体客机宽大的机舱里,向着地面俯冲;窗外的冷雨打在BMW广告牌上...罢了罢了,又是柏林。”
文字间淡淡的忧伤,细细的流出来,婉转动听,是另一种颓废美。
票太之不理解我的喜欢村上,正如我之不理解她的喜欢《源氏物语》,那种男性的伤感和失落是挺难被女性理解。 很多挫折和苦难,我们的反应会比较慢。阴雨天,有时会疼。
不懂,其实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