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龙湾--越南游记系列

(2005-01-21 00:40:31)
分类: 游记系列

 
 
2005-1-21 星期五(Friday) 多云 

 

几年前看过一部奥斯卡大奖电影《印度支那》,描写的是法国殖民统制下的越南;片中主人公乘帆船逃亡,误入一片风景秀丽的海湾,就是下龙湾实拍。 男女主人公亡命途中自然无心欣赏优美风景,而我此去越南,自然可以悠闲的品味越南第一风景区,被越南人称为“世界八大奇观”的下龙湾。

 

从芒街出来,乘坐政府派送的大巴,经过一片片村庄和冬歇的稻田,来到码头。导游介绍说,从芒街到下龙市陆路要乘车6小时,以往的机帆船也要走将近4小时,而今引进了法国产的喷气快船,只需2小时即可到达。只是当时落潮,喷气快船无法驳岸,只能先乘坐半小时机帆船到达外海(海滩够平够宽广,去外海需要半小时航程?!),然后换乘快船。 越南的码头都是简易的水泥墩子,需要跳跃上船;而到达快船边后,一样是需要跳帮。上船坐定,疲倦袭来,在“嗡嗡”的轮机声中,我沉沉入睡。

 

不知什么时候醒来的,发现舷窗外开始连绵不断的出现群山,不觉惊呼出来;只见山山秀丽,决不相连,似桂林而非桂林,若不是旁边忽而闪过的渔船,真的以为到了漓江之上。此时方觉得船速很快,舷边浪花溅起直高过舷窗,山景也是稍纵即逝难以抓拍,真可称得上是“飞船观景”。喷气快船轻盈的穿越在群山之间,行色匆匆;其时暮色已重,苍茫的群山伫立在茫茫碧海上,大气磅礴里透着遥远的寂寞。

 

次日清晨,我们在码头包租了一条机帆船,近距离观赏下龙湾。同行12人,乘坐可装载60人的大船有点奢侈。船分上下两层,甲板舱布置成中国古代宫船模样,顶舱板则是四周栏杆围定的一片小广场,船头则是一只典型的木雕中国巨龙。 冬日朝阳的阳光十分强烈,海水也无比的浅碧,马达声中我们出发。站在顶舱板上,观望千帆竞渡,都指向一个方向;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红旗点点,航迹斑斑,实在是壮观。

 

远看下龙湾影影绰绰群山矗立,真是难以想象如此庞大的山群居然星罗棋布的撒落在方圆百里的海面上,想来应该是陆地上先形成巨大的喀斯特地形,然后陆地下沉海水进袭,形成海上群山的壮丽风光;沧海桑田,诚如是也。 船到第一个岛泊岸,这也是下龙湾最大的岛之一,岛上有巨大的溶洞―――天宫洞,1993年才由一对避雨的船民夫妇发现;有趣的是,此洞的设计装饰和开发都是请来自中国桂林的专家完成的,难怪风格异曲同工。

 

此岛仅仅是下龙湾风景区的开始,船绕岛而过,才发现后面的景色更为壮观;一座座小山轻盈的站立在海面上,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孤,或尖或圆,皆笔直入海;山小到一定程度,真的难以界定它究竟是山还是一块大礁石了;不过无论山再小,上面也是布满苍翠,偶尔还有灌木生长,好似一扇扇巨大的碧绿屏风;船行其间左转右绕,在海面上体会峰回路转的情趣;忽见一双巨大的礁石伫立,酷似一只雄鸡和一只母鸡对峙,导游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斗鸡石,也是下龙湾宣传画上常见的明星。两块礁石伫立千年,想来有什么恩怨也都应该化解了吧…

 

再前行进入海湾,导游说前面有一个内湖,须换乘小船入内观赏;小船近前一看,只见峭壁下一个岩洞隐隐透出光亮,便是内湖的入口;放慢船速,低头进入岩洞,里面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湖泊(也是海水);周边都是峭壁,只有这个岩洞可以乘船进出,涨潮时岩洞亦不可出入,实在是世外桃源;导游介绍说以前这里是天体游泳的好地方,本地人来此游水皆不着一缕,只是担心涨潮不得出去; 古风不可期,四壁寂静万籁无声,水波徐徐满眼苍翠,不觉放声大啸,群山回应不绝于耳。同游笑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飞过万重山”。 水皆缥碧,深不见底,没有一丝风,似乎洪荒时代的静谧再现。张无忌隐修练功的地方不过如此吧?真想某年某月再来此地,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安安静静躺在船板上,全身心的放松休息…

 

出得内湖,登上大船,平坦的海面还是略无微波,我指着船上的桅杆和蓬帆向船家示意,船家耸耸肩,无奈的笑笑。出海这么久,居然没有吹到海风,在我的记忆里还真是第一次,下龙湾的海面真称得上是平滑如镜了。 午饭时间到了,三五小船围拢来兜售新鲜海产,众人七手八脚指点下购买了海鲜满满一网兜,居然还有脸盆大的章鱼一只;船家停了船,手脚利落的把一兜海鲜煮成了几大盘,拌以辣酱端了上来,大家立刻围拢来大快朵颐;四周风景如画,桌上风卷残云,海船上用餐风味尤其与众不同。

 

前方又出现一个小岛,就是著名的情人岛了;这是近些年才在下龙一带形成的风俗,青年男女定情或者婚礼是一定要来此岛盘桓几日,因此得名情人岛。此岛何奇,竟使众人不辞辛劳乘船数小时来此? 盖因此岛乃是下龙湾风景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岛,站在岛上山顶,下龙湾全景尽收眼底。 上山一看,果不其然,似乎到了一家360度环球影院,无处不是风景秀丽、无处不是海山一色;“人如画中游”,我点点头,今天算是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小岛其实不高,海拔也就在200余米,可见下龙湾景区群山都是小巧玲珑、纤柔多姿的。极目望去,海,天,山,都是一样的青碧,在下午的阳光照射下一片郁郁葱葱,蔚为大观;此情此景,实在难以用语言描述。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其实到得下龙湾,方知天外有天;下龙湾山色不逊阳朔,更添海景风光无限,“海上桂林”之称实属小可之比。

 

岛上也有沙滩,沙粒洁白细腻;岸边桅杆林立,耳边多国语言此起彼伏,足见此地胜景吸引国际游人众多。 海上很多海鹰,盘旋飞舞跟随在船只后面,偶尔猛一收翅扎入海中,飞起时爪中已经沉甸甸的有了收获;且不怕人,在我头顶5-6米处掠过,可以清晰的看到黑色的羽毛、瘦削的脖颈和纤长的体形,应该是隼一类的近亲吧。

 

回航途中,疲倦的众人纷纷睡去,我也拉把椅子坐在顶舱板上,晒着午后暖暖的太阳;强烈阳光照射下,碧绿的海面现出一层银灰,左舷边美丽的山景缓缓掠过,似乎又回到了万籁无声的境地。如此良辰美景,睡个懒觉都是奢侈了吧? 百多年前法国总督们也是这样的斜倚在甲板上,慵懒的挥霍着下午的阳光,手里一支雪茄,或是一杯上等的红酒。挥霍,也是享受的真谛之一么?无论是钱财、时间,或是下龙湾的阳光。

不虚此行,下龙湾的风景多年以后也会值得回忆的,谨以此记。

 

又记:下龙湾百多年前只是外国人的胜地,只有法国殖民者和中国地主们才有心思欣赏风景;而穷困潦倒的越南人,只是在自愿出卖自己为奴隶的时候才会悄悄登上船只,在凌晨的熹光里来到下龙湾某个秘密的海湾,等待挑选和发配。不堪回忆的人间惨剧,就发生在四周群山如画的迷人风光里;当时的风景在越南人眼里,会是什么样的颜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油画
后一篇:停一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