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畿辅诗歌的区域特色

(2020-12-28 14:13:56)
标签:

畿辅诗歌

陶樑

分类: 文学评论
清代畿辅诗歌的区域特色及其历史价值
——以陶樑〈国朝畿辅诗传〉为中心的讨论 


江合友


摘要:清代畿辅诗歌在数量显著增长的同时,涌现出若干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优秀诗人,体现量、质齐升的整体发展趋势,真正达到了繁荣昌盛的程度。清代畿辅诗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鼓吹教化,民族融合,尤其是满汉融合,开拓诗歌的疆界。清代畿辅诗歌可为京津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清代畿辅诗歌的区域特色



道光十八年(1838),陶樑(1772—1875)编纂的《国朝畿辅诗传》刊行,选录顺治三年(1646)至道光十七年(1837)近二百年间畿辅地区的诗歌。作为省级区域的断代总集,《畿辅诗传》规模庞大,征引宏富,无论是存人还是存史,都达到了全面而系统的高度。陶樑是苏州府长洲县人,在畿辅为官23年,为人风雅,著有《红豆树馆诗稿》,又交游广泛,《畿辅诗传序》:“樑系官于斯,前后凡二十三载。先是在京师,已与其邑之人士游,至是益习其土风,谙其故事。而邑人士亦多以所藏选本见视。乃始荟萃诸作,録而传之。”[1](卷首)因此陶樑对畿辅风土人情皆深有体悟,对诗歌文献的搜罗又不遗余力,《畿辅诗传》选域宽广,细大不捐,兼综各家,名家则多录诗作,小家亦酌录备存。不仅如此,陶樑还以小传、诗话的形式,补充材料,评品诗艺,不常见的材料所在多有,《畿辅诗传序》:“复为小传、诗话,以综其事,多者不敢滥,僻者不敢遗。”[1](卷首)通观此书,则清代畿辅诗歌的整体面貌可一览无余,其区域特色亦可作初步探讨。在清代畿辅诗歌文献尚未有系统蒐辑整理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有其意义。目前所见清朝断代诗史的叙述,均以南方诗歌为主体,固然较为客观体现了诗史发展的区域分布特点,但对地方区域的描述或付阙如,或语焉不详,诗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多少有所不足。这种情况也与区域性诗歌文献体量过大,收藏分散,且未经整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拟以《畿辅诗传》为中心,结合其他畿辅诗歌材料,综论畿辅诗歌的区域特色,并阐发其历史价值,于清代诗史的研究不无小补。

清代畿辅诗歌的区域特色


注:本文原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江合友,1978年生,江西省景德镇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明清诗词、词谱词韵研究等。著有《明清词谱史》《白石簃词稿》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