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一生之师——王次回

标签:
王次回纳兰性德纳兰容若疑雨集 |
分类: 文学评论 |
《饮水词笺》(李勖笺)收录了容若三百余首词,其中提及王诗的地方竟有72处之多。虽不免有牵强处,但亦能看出纳兰词受王次回影响之大。
纳兰性德《浣溪沙》: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而在王次回《疑雨集》中,有这样的诗句:
风波狭路惊团扇,花月空庭泣浣衣。卷下《代所思别后》
未接语言当面笑,暂同行坐夙生缘。卷上《和端已韵》
今日眼波微动处,半通商略半矜持。卷下《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
纳兰性德《浣溪沙》: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挼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王次回《疑雨集》:
矜严时已逗风情,五字诗中目乍成。卷下《有赠》
相对只消香共茗,半宵残福折书生。卷下《梦游》
读过《凝雨集》,再细读《饮水词》时,总能不经意间察觉到纳兰容若对王次回《疑雨集》的偏好与受用。这种偏爱到时时在词中引用、化用,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纳兰与次回之间的关联。
感心嫮目病中妇,沁人心脾酒后狂
《疑雨集》的作者为明末词人王次回(1593-1642),名彦泓,以字行,明末江苏金坛人。一生落拓,流离多舛,博学好古,善作艳情诗,有《疑雨集》存世。其“以香奁体盛传吴下”,“见者沁入肝脾,其里习俗为之一变”,成为继李商隐、韩偓之后艳体诗的集大成者。
明末三百年以来,王次回的《疑雨集》经历过两次流行。第一次是清初。王士禛、严绳孙、朱彝尊和陈维崧等著名文士都给王次回诗以很高评价,王士禛和纳兰性德等人的诗作也均受到王次回诗歌的滋养和启发。第二次是晚清民国。王次回的诗歌再度流行,仅在1905一1936年间,《疑雨集》就被刊印了30多次,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普遍的称誉,并成为很多名人写诗的范本。虽经历过两次洗礼,但王次回
《疑雨集》却没有形成经典,随着抗战的爆发,其影响逐渐减弱,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如今再也没人提起。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风怀之作,段柯古《红楼集》不可得见矣,存者玉溪生最擅场,韩冬郎次之。由于缄情不露,用事艳逸,造语新柔,所以擅绝也。后之为此体者,言之惟恐不尽,诗焉得工?故必琴瑟钟鼓之乐少,而寤寐反侧之情多,然后可以追韩轶李。金沙王次回结撰深得唐人遗意,诵之感心嫮目,荡气回肠。”评价可谓甚高。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王次回诗,往往入人心脾。余年衰无子,宾朋来者,动以此事相询,貌似关切,余深厌之,有诗云:“厌听人寻得子无,些些小事不关渠。逍遥公有儿孙累,未必云烟得自如。”后见次回句云:“最是厌人当面问,凤凰何日却将雏?”余评女以肤如凝脂为主。次回亦有句云:“从来国色夜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
无取铺张学海,所期抒写性情
容若对王次回的诗如此推崇,因他们是同一样的人,同一样用“情”至深,同一样专情于妻子,同一样欣赏女性,去欣赏女性独有的美,抒写人的“灵性”。
《纳兰词临江仙》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衩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凝雨集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其十三
酡颜斜睇月生澜,饮兴风骚正未闲。可记鬓边花落下,半身凉月靠阑干。
《纳兰词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凝雨集湘灵》其一
戏仿曹娥把笔初,描花手法未生疏,沉吟欲作鸳鸯字,羞被郎窥不肯书。
《纳兰词浣溪沙》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凝雨集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九
所思迢递隔三湘,为绣长幡供法王。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
《纳兰词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凝雨集寒词》其一
从来国色玉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阑干。
《纳兰词百字令》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挑残,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扫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尚暖檀痕,犹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凝雨集续游十二首》其一
又到尊前一笑同,履綦经月断过从。难凭妒女违心语,便策良媒冒险功。
独夜有时来好梦,欢筵无暇诉愁衷。火灯鉴妾丹诚在,一掷全呈六博红。
诗词是诗人生命世界的“观照,纳兰之所以如此明确地向王次回学习,主要是因为他所写的词和王次回的诗一样,“艳情真挚”如妻子如恋人。
二人前后三、四十年间交相辉映,一诗、一词,虽都成为那个时代的写艳大家,但如今家家争唱饮水词,次回凝雨无人识,让人唏嘘不已。
摘自思健太gncxmy8v的博客
前一篇:清·曹楙坚《闲情三十首》选录
后一篇:清·严绳孙《秋水集》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