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中桦
雪中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895
  • 关注人气:3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时期文安纪氏家族的诗文创作

(2020-07-08 21:30:09)
标签:

文安纪氏

分类: 文史资料
明清时期文安纪氏家族的诗文创作
       文安古城鼓楼


明清之际,河北文安纪氏家族的时运有高低,而其诗书继世的传统却一直在传延,五百余年间一直文脉不断,令人称颂。
据初步核实,明清间,文安纪氏家族成员所撰诗文集共20部,分别是:纪克扬《丽奇轩文集》、纪克昭《慎俭堂遗稿》、纪愈《式纶堂诗稿》、纪炅《桂山堂诗钞》《青镂堂制业》《胐庵诗集》、纪元《卧游山房稿》、纪星《卧游诗稿》、纪逵宜《梦笔山房诗集》、纪迈宜《俭重堂诗集》、《岱麓山房诗集》、纪逯宜《清白堂诗草》、纪薖宜《啸怀书屋诗草》《游楚草返吴吟诗集》、纪晋《宝树轩诗集》、纪淑曾《汉皋诗集》、纪曾荫《松云阁诗草》、纪曾藻《小痴遗稿》、纪淦《豆花斋诗集》、纪玘文《近月亭诗集》。这些作品从明代末年一直延续清代末年,涉及诗文作者十六位,其中女性作者2人。他们的大部分作品为诗稿、小部分为诗文合集或仅为文集。此家族成员的诗作还见收于各类总集,主要的如王企埥的《四家诗钞》、陶樑的《国朝畿辅诗传》和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仅《国朝畿辅诗传》就收录了22位文安纪姓诗人,显示出这个大家族的整体成就与群体特色。
明代末年,纪氏家族已经成为文安县屈指可数的望族,以纪克扬、纪克家、纪克昭三兄弟等以诗享名。纪克扬之子纪愈、纪炅、纪元三兄弟三兄弟,均以文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得到当时大家和名士的高度肯定。同门宗亲、乾隆年间著名文人纪昀曾著文述纪元“与王阮亭同举进士,且以诗鸣一时。”王阮亭即康熙年间的诗坛盟主王士祯。
紧随而至的第三个诗文高潮,是以纪遴宜、纪迈宜、纪逵宜、纪暹宜、纪逯宜、纪薖宜等组成的新群体而推进的。此群体中,尤以纪迈宜的文学成就为高。他著有《俭重堂诗集》十四卷,又有《岱麓山房诗集》传世。纪昀在为其《俭重堂诗集》作序时说:“吾宗文安一派,衣冠科第甲畿辅。文章淹雅,承其家学,与当代作者颉颃。偲亭伯父,平生性笃至,寄托遥深。偲亭伯少有大志,功名气节皆不欲居古人之下。”
以纪晋、纪咸、纪恒、纪宣猷、纪复等为代表的此家族第四代诗人,继续延承着其家族的诗文繁兴局面,很多人都有诗集传世,尤以纪晋、纪宣猷为突出。此代还出现了著名女诗人纪巽中,她是举人纪薖宜之女,嫁大城尚书刘端敏(刘楗)公孙、庠生坤,曾撰《秋夜感怀》云:

淅沥凉飙侵碧苔,漏深独自易徘徊。
金飔乍冷帘栊动,布被生寒夜雨来。
篱畔晚英招露秀,云边孤雁任风催。
故园儿女能知否,老病频添鬓发衰。

此家族以纪曾藻、纪淑曾为代表的第五代诗人和纪淦为代表的第六代诗人,虽已是明清时期其家族诗文鼎盛局面的余绪,但仍不乏优秀诗人与作品。
纪淦已处清嘉、道朝,其诗能反映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亦为人所重。如《红豆树馆诗话》评他“早负文誉,尤工于诗。造格遒劲,出语幽洁;短律长歌,悉臻精妙。文安纪氏能诗者十余人,必以君为冠。”
明清文安纪氏家族诗歌创作的题材多样。很多诗作是描写诗人的宦迹游踪,如纪元的《夜至西湖对月独坐》:

新秋才见月,湖水散清辉。
林外花初落,池边鸟自飞。
两峰回竹屿,一艇到山扉。
庭际当摇落,怀人应未归。

纪晋的《望黄山》:
稻畦错落野田间,近水人家绿竹环。
闲坐蓝舆恣凭眺,乱峰缺处露黄山。

纪曾藻《舟过阳朔》:
篙响青林岸,濛濛泝乱流。
云峰失山悬,烟雨淡春舟。
拾果黄猿熟,鸣苕翠鸟幽。
平生潇洒意,乘兴即沧州。

也有的描写家乡及周围的景致与人物,如纪淦的《河间道中》:
九河东下河间道,落日停车感慨深。
帝子风流金册古,美人云气玉钩沉。
市楼依旧钱工数,沽酒谁家醉不禁。
回首献陵丞相兆,几回腹痛过碑阴。

纪愈的《漫兴》:
岸帻北窗下,翛然夏箪清。
亭虚琴自润,池小雨初平。 
香沉茶千缕,敲残棋一枰。 
羲皇吾已到,何必羡侯鲭?

纪薖宜的《写怀》:
衰年合采故山薇,何事江湖两地违?
南楚销魂新雨别,西秦回首故人希。
凄凄窗外寒跫咽,策策阶前落叶飞。
生怯水程波浪险,早拼尘垢涣征衣。

纪墀的一首五言律诗:
自把长竿后,生涯即水涯。
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
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从风格上说,明清纪氏家族的诗歌作品,多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如纪愈《茅斋春咏》:
西园春事早,偶筑卜城隈。
松径幽篁细,藤溪野鸟来。
停云双白板,步月一青苔。
已悟逍遥理,闲居赋可裁。

纪炅《茶烟》:
碾就龙团穀雨前,乳香云脚逗轻烟。
煎茶原有真三昧,品水常思第一泉。
只可焚香供客坐,不妨对酒向琴边。
傥逢阳羡人争问,茗具新窑略已全。

纪咸《望荻港》:
云峰背日留残雪,柳岸迎春染嫩黄。
一簇人烟斜照里,枕江古刹出红墙。

相传明末的纪克扬曾作一首64字的回文诗,前后纵横读之可得诗360首,极尽技巧之能事,被传为诗坛佳话。(转自爱家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