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标签:
雪中桦咖啡星巴克麦斯威尔 |
分类: 散文 |

我每天早餐必备一杯咖啡,已成习惯。
咖啡这东西,各种说法甚多,不知听哪一种为好。有益说,是讲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降低得胆结石的机会;不利说,是讲饮用过多会伤害神经系统,使人失眠、讲话含混不清。
所有食品均毁誉参半。对于咖啡,我在早餐之后,自己感觉心情愉悦,仿佛接下来的一天必定十分美好,这样就够了。极简主义,当代人的生活哲学。
两勺深褐色的咖啡粉,定量准确的清水,你很快就嗅到蒸汽咖啡机四溢的诱人香气,配上奶和糖,端上桌,再摆好面包、酱牛肉或培根,坐在铺了白色餐布的桌旁,绅士、贵族、资产阶级等等一系列被鄙夷贬损的词汇有时浮现在记忆中,间杂着英国小说里灰暗潮湿的环境和缠绵悱恻的情节。
对于咖啡,知识还是欠缺。先买速溶的,被告知脂末无益健康。换煮的,自己加鲜奶。品牌开始是麦斯威尔的,后来喝卡布奇诺,又改蓝山。去了趟夏威夷,回家后满街找科纳。
没去过一次星巴克。感觉人多,不愿意凑热闹、为去而去。凡热闹的地方都不愿前往,凡时兴的东西都不愿尝试,人老的象征。
据说伏尔泰一天喝咖啡达50杯之多,也活了84岁呢。咖啡会造成人讲话“含混不清”,伏尔泰肯定是个例外。海明威的许多大作都是在咖啡馆里完成的。咖啡和灵感,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有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智力,与饮用的咖啡量成正比。我生也愚,天赐我咖啡,是启我智慧吗?早餐之后,裹在未散尽的独特香氛里,慢慢融入了书籍开启的国度,与历史上、现实中的芸芸众生问候交谈,寻觅于烽烟四起或纸醉金迷的年代,感觉时而步履轻盈时而彳亍难行,时而若有所失时而意外惊喜,若即若离,似有似无,慢慢变浓,忽又丢弃,感觉奇特。
写过一首七律《读书》描述这种感觉:上午咖啡下午茶,静中光影渡窗纱。窦积遍览先贤戒,识浅每惭后辈夸。魏禧文余兼种谷,冯谖歌罢已乘车。红轻云淡三秋近,书外江天日已斜。
喝咖啡是为了提神,提神是为了看书,看书是因为怕人提问。2016年看了110本书,至少伴随着110杯咖啡吧?但又怎样呢?你老了,像时近三秋,日已西斜。谁也挡不住的。
都说中产阶层背景下,咖啡将越来越红火。大街小巷已经出现了各种牌子的咖啡馆,书店里“教你开家咖啡店”的书累案盈架。但我听说,至少“大众创业”里的咖啡,现在已凉。(雪中桦)
我的更多文章
前一篇:挽红旗歌舞团,诗并图
后一篇:《最后一张签证》背后的何凤山